-
實力派作家:劉天德 |詩詞選登相 逢(七絕) 柔夢相連迢暗渡, 真心流露橋歸路。 文風泉涌萍相逢, 有韌有余有紳度。 緣份誓言 相識是緣 相知是份 緣份是上天注定 讓我們在緣分的天空下 珍惜情緣 一起營造美麗人生 共同釀出絢麗彩虹芬芳的甜蜜 又是梅花最怒時 那陣陣暗香沁人心脾,再凜冽的寒風也無法阻擋春天的到來 更無法阻止和改變緣分的降臨 讓我們一起期待美好未來吧 超越夢想 超越奮起 愿?春 伴你我一路走來 也許是天意 也許是緣分 感情的天空 雖天各一方 擁有美好時光的心永遠相連 深信 我們明天和未來的世界里 幸福美滿 快樂大本營 浪漫天涯 何處不相逢 何處不是春 作者:劉天德,筆名:光磊 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機關黨委書記,現(xiàn)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lián)主席,安徽省、全國公安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的女人》3部,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專利。第三屆酈道元文學一等獎(兼任酈道元文學院副院長)、第五屆中國最有影響力優(yōu)秀作家。最近又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文學獎?中國年度獎——《高墻下的女人》(長篇小說)、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父愛》(文學劇本)等。并兩次榮獲全省公安系統(tǒng)書法大賽二等獎、第六屆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名家等。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28
-
史東林|迎春詩詞八首桃花洞隨吟 皚皚白雪罩黃埃,幾點桃花洞口開。 一派祥光蒸紫靄,壑中蓓蕾吩春來。 太行屋脊抒懷 腳踏山巔紫霧飄,青峰一柱傲云霄。 敢學猿狖攀絕頂,仰望南天唱楚騷。 迎春花 幾簇纖藤翠蔓長,鵝黃嫩蕊吐芬芳。 庭前曉見蜂蝶舞,便引春風到故鄉(xiāng)。 六九 雪漫寒山落瑞白,交交黃鳥鬧仙臺, 問君春意今何許,梅笑枝頭次第開。 賞冰 凌寒林慮峪,孤履探清幽。 凝瀑絕崖掛,懸冰峭壁留。 平湖浮影亂,曲澗矗松虬。 又見紅梅俏,春風柳上柔。 尋春 朝辭漳鄴去,暮至大鵬城。 碧海游魚樂,丹林宿鳥鳴。 花街風淡淡,竹巷月濃濃。 君問春何處,滿城芙莉紅。 桃花村 幽居何處是,林慮數(shù)桃源。 泉水紅巖涌,長藤粉壁纏。 煙村藏霧里,瓦舍入云端。 月霽微風起,心閑一醉眠。 游塔山 古塔接云遠,煙嵐鎖翠幽。 雜花埋鳥徑,灌木掩溪流。 紫藹升佛院,禪音起梵樓。 重游尋舊夢,情醉物華尤。 作者簡介:史東林,河南安陽人,當過中學教師,后長期從事行政工作,退休后擅書法,詩詞,有詩集《鄴下吟》問世。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河南省書協(xié)會員。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27
-
白雪芹近體詩選:鄉(xiāng)心何寄 端信兗州七律組詩?端信兗州 雙曜風流 (依歲月中國消寒詩對聯(lián):“幽巒險埡,舉劍輕昻首;俊語秋音,追鷗俏信鴉”上聯(lián)九畫字起韻) 其一 雪后“一方園”遐思(拈“幽”字起韻) 積素松篁深且幽,瓊林曲徑接清流。 竹音館里風翻韻,蓮閣門前雪覆舟。 思約謫仙游古泗,追陪野老逐閑鷗。 瑤臺水路容賒借,共訪山陰王子猷。 其二 雪后登少陵臺(拈“巒”字起韻) 登臺極目岱宗巒,古泗東來水屈盤。 隱約魚龍吹白浪,依稀鳧鴨戲青瀾。 靈禽藏夢興隆塔,修竹吟風大禹壇。 雪后乾坤非一色,茫茫難掩翠千竿。 其三 青蓮閣隨想(拈“險”字起韻) 長嗟行路真真險,歸隱瑕丘潘鬢點。 泛月輕舟轉碧溪,揚波縱酒飛紅臉。 只將高格托松梅,更喜清風親眼瞼。 況有知音杜少陵,懷貞守凈無塵染。 其四 洙泗弦歌(拈“埡”字起韻) 洙泗清流出山埡,泠泠不綴弦歌譜。 崇仁明徳褐衣隨,撥霧撩云紅日吐。 水映皇皇孔圣心,波浮杲杲唐堯宇。 臨川長詠六經(jīng)文,海內同敲韶樂鼓。 其五 興隆塔寄懷(拈“舉”字起韻) 金盤仰月蒼穹舉,刺破銀河星作雨。 廣布慈悲度眾生,但全仁義行孤旅。 菩提寶樹浣霜塵,貝葉經(jīng)文無爾汝。 古塔莊嚴繞白云,岱宗遙應同時序。 其六 天下第一劍(拈“劍”字起韻) 生鐵鑄成三丈劍,光昭日月呼驚艷。 斬蛟重器阻湍流,鎮(zhèn)水奇功應吉佔。 久困泥沙任洗磨,重歸渾沌甘幽潛。 一朝出土顯真身,蓋世雄名誰勝俺。 其七 魯國石虹(拈“輕”字起韻) 虹影橫波羽翅輕,水濱鳥雀隔空鳴。 石欄橋下噙芳澤,螭?碑前說舊情。 猶記魯王尊佛旨,盡捐俸祿利蒼生。 通津濟物真仁義,似月留光端信城。 其八 大禹像懷古(拈“昂”字起韻) 禹壇高筑氣軒昂,炯目龍髯滿鬢霜。 一斧開山河注海,九州分域鳥鳴桑。 民能宅土興華夏,水可從渠種稻糧。 自古川壅須利導,羽邱鯀殛入思量。 其九 金口壩懷李杜雙曜兗州事(拈“首”字起韻) 枉負青云驚白首,賜金還魯從詩酒。 沙丘又起共眠情,渭北相思同醉友。 一別孤篷兩地飄,幾回寒夢三更叩。 至今沂泗尚風流,月待石門君念否。 注:金口壩,又稱石門、泗津橋,李杜在此飲酒作別。 天人交泰 天舒和氣待春還,準著紅衣奪爛斑。 白雪親頭唯念酒,青州從事最歡顏。 滿斟醽醁歌堯舜,欲接朝元托泰山。 萬壑松風調綠綺,云韶仙樂遍人間。 游興隆寺寄懷 寶剎晨鐘闕里聞,儒家道釋近平分。 逃禪未舍猗蘭氣,克己常觀陋巷云。 最敬顏回簞食樂,當憐客子赤心殷。 歸來登頂崢嶸塔,梅報春回物更欣。 靈鵲真言 律回春漸啟新元,花信風來靈鵲喧。 刷羽蒼枝催臘鼓,踏歌老樹吐真言。 當尊孔圣從天命,樂學顏淵詠蓽門。 修己何須車馬地,流云日月共朝昏。 興隆寺拜佛有思 心源汩汩潤靈苗,一寸方生百慮消。 無相無形涵至理,非空非色勝瓊瑤。 光明可托梅花雪,機妙渾如東海潮。 五蘊六塵歸凈域,禪關既破自逍遙。 詠雪 無香無骨喚瓊花,閬苑飛來焉有瑕。 怕負江梅思雪夢,故拋銀粟滿枝椏。 輕盈廣陌迷蟾影,宛轉空庭入暮笳。 只問卿卿如我否,隔山隔海不相嗟。 野曠寄懷 墮入紅塵五十年,來途回望一茫然。 少時枉許青云志,老大空彈朱雀弦。 弄曲直聲非寄傲,放歌野曠為思賢。 斜陽綠水通天際,得遇徽之即上船。 劍歌 金鐵經(jīng)爐入道涂,莫邪干將豈愁無。 二龍出匣精光射,四海驚魂班墨輸。 造化為神堪解會,陰陽融氣互吞屠。 每逢勇者歌長鋏,頓覺書生癡且愚。 古城春意發(fā) 1 聞香移步御河橋,臘木親迎清氣飄。 一霎春從梅笛發(fā),月邊疏影水中搖。 2 青蓮閣上笛聲飄,一管芳音破寂寥。 近水梅花先得令,招來太白醉眸瞧。 3 長樂洪鐘今復敲,謫仙騎鶴下云霄。 真情稟報唐天子,對此興隆當折腰。 4 歸來兩鬢早飄蕭,尚有生綃任筆描。 先畫雙飛春燕子,銜來紅翠沒溪橋。 5 連日和風暖草根,冰霜難阻探春魂。 枯叢冒出凌寒綠,為謝乾坤再造恩。 霧凇 青松隱翠綻瓊葩,寒柳梳妝著素紗。 一夜?jié)馑斓匕?,山林盡掛霧凇花。 詠絮才 梅花未放放梨花,春色曾歸王謝家。 詠絮情思真曠淡,泰山閑詠惹人嗟。 青松吟 1 摘云抱日態(tài)虔恭,八面來風吐納胸。 公干深諳端正性,每逢雨雪更從容。 2 靖節(jié)歸田廣種松,門前宅里養(yǎng)髯龍。 班荊共醉渾無我,壺掛寒柯真意濃。 3 太白橫琴倚綠松,游云飛鳥競相從。 冥棲巖石全孤直,時見煙霞謝客蹤。 4 蘇門學士自情濃,曠世高懷委老松。 蒼勁融成山谷帖,風神灑蕩后人從。 元旦四韻 1.懷鄉(xiāng) 冰霜難阻隔,入夢覺身輕。 羽翅排云上,翔鸞是令名。 2.猗蘭 猗蘭知顯晦,王者識陰陽。 榮落無悲喜,長遺幽谷香。 3.思賢 冰弦清散發(fā),相寄廣陵人。 琴徳公深解,窮途最養(yǎng)神。 4.發(fā)心 熙熙空白首,著相發(fā)心遲。 定慧蒲禪穩(wěn),唐梅噙雪時。 5.落雪 故園遲落雪,游子旅思中。 入夜三更后,瓊花兩地同。 6.白雪 若要標真姓,詩魔與我同。 逢人歌白雪,洗耳辨琴聰。 楓葉吟 1 著紅霜降后,吐翠立春時。 處順安天命,清風最得宜。 2 幾經(jīng)淫雨打,未舍雁蹤期。 萬里霜天下,朝朝著詠思。 3 榮枯隨造化,紅綠應天時。 居野非無用,丹心日月知。 4 聊把浮沉味,題成紅葉詞。 等閑風夾雪,搖落盡相思。 5 若生無相院,豈為亂紅悲。 彼岸遙相待,皈依月白時。 松塔五題 1 疊起玲瓏塔,端居烏有鄉(xiāng)。 紅塵風浩浩,無累亦無傷。 2 細刻風云跡,長融日月光。 三清門里住,沖氣抱陰陽。 3 自言無別好,獨惜白云裳。 羈客何拋淚,彈琴松樂香。 4 性起無邪法,胸懷七寶光。 縱然風里落,未損一絲香。 5 無為清凈土,歸去一身香。 禪宇堪長住,風差月作床。 立春有寄 木徳從春律,鹓雛飲醴泉。 梅枝誠樂宿,竹舍喜喬遷。 來者稱清友,歌時效古賢。 風流追李杜,遺響入琴弦。 古泗春來早 感春寒鴨戲,知暖岸冰開。 呷浪云棲處,回風雪覆梅。 禽歡新歲至,笛送故人來。 既已歸鄉(xiāng)梓,浮虛一棄哉。 霧行泗河堤 出門逢海市,未送浪潮聲。 恍惚鮫人見,飄蕭蜃氣行。 騎鯨尋禹跡,迷路轉蓬瀛。 太白魂猶在,詩傳不朽名。 蠟梅接年 陽生花識氣,梅放蠟浮春。 夾道寒香郁,勾魂玉朵新。 韶光重渲染,年味復游循。 顏巷還依舊,清流樂固貧。 讀韓公《楊河岸邊》有感 文心雕萬象,史筆錄悲歡。 世亂黃鐘棄,天昏紅淚彈。 懷仁悲草芥,求道尚歐韓。 瓢飲隨尼父,崇光覆杏壇。 布衣之志?致敬韓廷福老先生 百萬宏文著,平生老淚看。 傳家思種徳,養(yǎng)氣賴滋蘭。 幽曠楊河月,巍峨泰岳巒。 孤懷誠可似,莫作等閑觀。 讀書有得 1.書中隱者 讀經(jīng)非尚古,返樸且還淳。 蒿目窺時事,緘言嘆帝秦。 魯連東海去,王績北山巡。 偶遇孫登嘯,前賢濟后人。 2.讀文天祥獄中接女兒柳娘書 文山縲紲里,忽接柳娘書。 道盡宮奴辱,何堪案板魚。 讀之腸欲斷,舔犢父如初。 報國唯求死,不容仁義虛。 3.讀降元貳臣“留夢炎”詩感懷 曾言知美惡,背國浙蒙羞。 飽讀忠良傳,難拋富貴裘。 降元令名棄,失節(jié)后人愁。 科考先明誓,祖宗非此留。 4.見真 月洗霜天凈,清輝照見真。 讀經(jīng)無別意,向道悟前因。 萬法來方寸,三才貴一仁。 由茲從圣教,占得杏壇春。 5.同樂 冷月無今古,清霜性亦同。 翻丹楓葉落,剪翠菊園空。 松竹操難改,林泉樂未窮。 雪天高士訪,野鶴與孤鴻。 作者簡介:白雪芹,山東兗州人,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政治系。供職于勝利油田。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石化作家協(xié)會會員,勝利詩詞學會副會長。著有散文集《花語暗香》。有報告文學、散文、詩詞等眾多文學作品在報刊雜志、網(wǎng)絡媒體上發(fā)表。網(wǎng)絡用名:暗香。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23
-
劉天德 |詩詞選登浣溪沙?望春 冰雪奇逢甘露潺, 花田爭艷韻心間。 人間有愛是真歡。 春意拂枝催綠返, 裊炊旖旎喚童年。 長江清澈涌胸田。 寫春秋 君登高處萬年修, 珍惜情緣世代流; 人若豪情盡心守, 風光旖旎寫春秋。 大寒吟 天寒地凍俏冰劍, 風刮氣涼霜酷寒; 詠雪畫梅詩一卷, 望春靜好養(yǎng)神安。 緣份 緣分不是巧合, 那是天意; 愛情沒有模式, 只需珍惜! 沒人能留住歲月的腳步, 但可以留住美好的記憶。 沒人能抵擋緣份的生根, 只可以讓臻愛天長地久, 栩栩生輝! 珍重情緣! 珍惜當下! 緣份富有…… 靜待冰雪融化…… 那將是一個美麗的春天…… 浪漫時尚…… 清新淡雅…… 溫馨甜蜜…… 交會心合…… 琴瑟合鳴…… 新的美好…… 超越奮起…… 《緣自來》 (七絕) 青鳥不知鵬展起, 夢中詩隸雨中喜。 誰參君媲登高斕, 梅點香山富貴婍。 作者:劉天德,筆名:光磊 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機關黨委書記,現(xiàn)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lián)主席,安徽省、全國公安作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的女人》3部,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專利。第三屆酈道元文學一等獎(兼任酈道元文學院副院長)、第五屆中國最有影響力優(yōu)秀作家。最近又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文學獎?中國年度獎——《高墻下的女人》(長篇小說)、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父愛》(文學劇本)等。并兩次榮獲全省公安系統(tǒng)書法大賽二等獎、第六屆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名家等。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21
-
魏延慶先生詩十首【春雪】 腹染詩書過眼花,漫嗟羽客自天涯。 濁清不與俗人辯,只許春風入我家。 【釣春】 久羨春風未了情,花開自在水云行。 溪邊不問名和利,日釣魚兒月釣城。 【念槐】 檻外群芳次第開,槐風夜雨入高臺。 須憐碧樹含春色,待與歸人共剪裁。 【飛絮】 屋后塘前自在花,一川楊柳是生家。 風情不禁多情物,送與仙姝織素紗。 【榆錢】 虛擲流光影自孤,猶拋衰鬢仕窮途。 春風不渡經(jīng)綸客,笑買榆錢送有無。 【詠蟬】 薄翼初生自有神,居高飲露潔知臣。 元元爭看潮頭鯽,道是江湖寂寞人。 【精衛(wèi)】 人間萬事化云浮,精衛(wèi)穿梭一夢留。 恨卻榆錢偷換算,此生不向惡低頭。 【窗畫】 晨起軒窗霧氣生,閑涂信畫了無行。 萬千指下皆成趣,漫取無端作汝名。 【飲酒】 遠望重樓夜已深,秋風搖葉落如金。 坐中皆是經(jīng)綸手,片片飛花令酒斟。 【聽琴】 雅韻清風自洗塵,瑤池何處覓芳鄰。 應知十萬繁華里,半是清歡半是春。 魏延慶?(1971.10-)男,筆名瘦石,校園詩人,青年學者,副教授,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七子詩社成員,現(xiàn)任安陽師范學院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已出版專著《與智慧一起成長》、詩文集《空谷見幽蘭》《弄菊香滿衣》《流年美如斯》《再顧已傾城》等11部,作品獲全國詩歌大賽一、二等獎,入選全國首批“紅色記憶芯片”數(shù)據(jù)庫、大別山干部學院培訓教材、《上海灘詩葉》等。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10
-
劉天德|《沁園春?風》——為第四個人民警察節(jié)獻詞《沁園春?風》 ——為第四個人民警察節(jié)獻詞 作者/劉天德 華夏雄風, 千里寒冬, 萬里晴空。 望清流東逝, 波瀾不驚; 長江上下, 瞬間滔滔。 鐵骨錚錚, 利劍出鞘, 定斬邪惡試比高。 撐天空, 看金盾閃耀, 熱血鑄澆。 風彩旖旎媲嬌, 引無數(shù)警察獻身腰。 銘主席總理, 閃光文采; 打擊犯罪, 服務人民。 一代英豪, 人民公安, 國家安危系一半。 展往昔, 數(shù)風流豪杰, 還看警驕。 作者:劉天德,筆名:光磊 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機關黨委書記,現(xiàn)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lián)主席,安徽省、公安部作協(xié)會員。先后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獲獎。先后入選《中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文匯》《中國奇案紀實》《中華大地之光》《共和國之盾》《調查與研究》等刊物,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的女人》3部,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文化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專利。第三屆文學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優(yōu)秀作家。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10
-
中國實力派優(yōu)秀作家:劉天德|心愿《心愿》 歲月靜好,光陰時深。 嚴寒冰封,瞬春至臻。 過去一年,碩果累累。 新的美好,目標沉沉。 讓我們展開雙背, 去擁抱絢麗的春天! 讓我們放開手腳, 大膽向前奮起...... 吾 會乘風破浪, 定會達到幸福的彼岸! 吾會披荊斬棘, 走向山高人峰...... 吾會手捧獎牌, 胸懷天下...... 吾會擁抱鮮花, 把大愛灑向人 間! 佳人們: 共同挺進吧! 成功永遠屬于奮斗的人! 美好即將來臨, 將與你同在。 讓你更加富饒! 時光將與你同輝, 讓你美夢成真! 幸福將與你同伴, 讓你人生更加燦爛! 一切美麗所致...... 皆可所愿...... 《愿 ? 春》 伴你我一路走來 也許是天意 也許是緣分 感情的天空 雖天各一方 共同擁有美好時光 我們的心永遠相連 我堅信 我們明天和未來的世界里 幸福美滿 快樂甜蜜 向好向上 浪漫天涯 快樂大本營 何處不相逢 何處不是春 作者簡介:劉天德,筆名:光磊,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機關黨委書記,現(xiàn)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lián)主席,安徽省、全國公安作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獲獎。先后入選《中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文匯》《中國奇案紀實》《中華大地之光》《共和國之盾》《調查與研究》等刊物,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的女人》3部,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文化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專利。第三屆文學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優(yōu)秀作家。最近又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文學獎?中國年度獎——《高墻下的女人》(長篇小說)、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父愛》(文學劇本)等。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03
-
歡聲笑語鋪長卷 攜手同心潑墨香——正念正心融合發(fā)展2024年新年茶話會在京舉行——正念正心融合發(fā)展2024年新年茶話會在北京老君堂舉行 2023年1月2日 葉建華 沐浴新年好景光,友朋相聚老君堂。 歡聲笑語鋪長卷,攜手同心潑墨香。 ? 江山沐新光,友朋精氣煥。 2024年1月2日,是一個好日子。大家度過了相互祝福的激情喧鬧之后,開始構筑新年夢想,潑墨新年長卷的好日子。我攜吳進初老師應邀駕車30公里前往北京市朝陽區(qū)的老君堂參加好友靳新國和夫人李月主持的“正念正心融合發(fā)展2024年新年茶話會”。 ? 進得門來,以往熟悉的老君堂煥然一新,改變了模樣。長條桌旁圍坐著一批名人大咖、碩學鴻儒。長條桌上水果飄香、茶氣蒸騰。仔細觀之,既有我熟悉的老友,也有未曾謀面的新朋。 請讀者跟隨我的目光去跟他們打聲招呼: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王謹,中央財經(jīng)大學新聞系主任、教授、媒體經(jīng)濟專業(yè)碩士生導師譚云明,《作家報》總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視劇制作產(chǎn)業(yè)協(xié)會劇本評估推介中心副主任張富英,《中國食品》雜志社《食品界》雜志副主編陳浩,全國德育教育科研專家、北京市教委原德育處處長王保國,全國知名教育科研專家、高級教師、作家、《學習方法報·文學寫作》總編輯劉解軍,鄉(xiāng)興融媒網(wǎng)總編、作家任啟發(fā),生態(tài)環(huán)保健康網(wǎng)總編李東澤,人民藝術家網(wǎng)副主編馬金星,漢字精準化書寫教學體系《鐘表格》寫字教學發(fā)明人羅杰,東方文化研究會文物藝術品委員會秘書長、中華靳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靳坤芳,國家一級畫家,中國道教協(xié)會道家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美協(xié)會員、安陽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靳軍,國家一級畫家,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國際書畫院院長、北京朝陽 ? 區(qū)美協(xié)理事、北京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靳耀華,北京市順義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萬科分會副主席吳進初。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招商部主任梅金芳。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宗教學研究院院長張磊,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院長、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總編、《科學導報·現(xiàn)代教育》今日文教主編靳新國,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秘書長、中華文教網(wǎng)主編李月。除以上名人大咖外,還有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總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原《信息早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葉建華。其中不少是文學、書畫圈內大家熟悉的名字。 ? 靳新國熱情致辭。他說,三年疫情,大家經(jīng)歷了寒冬,2024年將迎來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期待各位朋友攜手融合,開拓新領域,取得新成果。王謹對去年正念正心文化研究院舉辦的青州活動和《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在河北民俗村舉辦的“致敬奮斗歲月癸卯豐收節(jié)書畫名家邀請展”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熱忱希望各位朋友在2024年要在更快、更新、更強上發(fā)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造自己的優(yōu)勢。他說,大家是否注意到,如今高層活動也在運用新型媒體搶得先機,對按部就班的傳統(tǒng)媒體帶來嚴峻挑戰(zhàn),我們自媒體更應發(fā)揮優(yōu)勢,順道而為。譚云明希望正念正心文化研究院要適應新形勢,融合資源、突出優(yōu)勢、培育重點。張富英強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做奮斗者、清醒者、覺悟者。任啟發(fā)認為,文化學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人云亦云,如普遍存在的對化肥、農(nóng)藥妖魔化,是一種無知的表現(xiàn),要勇于正本清源、刮垢除塵。劉解軍說,無論網(wǎng)絡如何發(fā)達,都不可能取代紙質媒體的功能和作用。如評審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仍然需要提供出版的紙質專著。其他文友、企業(yè)家都暢所欲言對自己的工作領域作了介紹,表達了合作的意向。 ? 我也應邀在茶話會上作了簡短發(fā)言。首先代表《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感謝王謹、張富英、馬金星、吳進初、王保國、劉解軍、李東澤、靳耀華等在座的藝術家對我們2023年在順義區(qū)南彩鎮(zhèn)河北民俗村舉辦的“致敬奮斗歲月癸卯豐收節(jié)書畫名家邀請展”給予的大力支持。我圍繞茶話會主題即興講了四點想法。一是合作,真誠合作。如今不乏談合作的人和項目,唯有真誠方能長久,路才能越走越寬,真誠朋友越來越多。不說做不到的事,不做對不起朋友的事,要做凈化社會風氣的踐行者。二是融合,多方融合。要踐行跨界賦能,融合發(fā)展。不僅要在文化、企業(yè)、院所等領域融合資源、相互助力、穩(wěn)健發(fā)展。 ? 藝術家也要踐行藝術跨界,古代著名的書畫家沒有哪個不是文學家的。如果限于會抄格言警句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書畫家,我們要做新風氣的倡導者。張富英非常認可這種觀點,他們將在即將開展的“和文化”征稿評比中體現(xiàn)緊扣主題、自主創(chuàng)作的權重。三是深入,鄉(xiāng)村深入。我曾在“致敬奮斗歲月癸卯豐收節(jié)書畫名家邀請展”開幕式上提出,廣大書畫家要走出象牙寶塔,到農(nóng)村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我們要為打通文化建設最后一公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書畫進入千家 ? 萬戶助力加油,在新時代的宏偉事業(yè)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中國文化進萬家辦公室主任武振江策劃、組織的首屆“大美鄴城杯”全國詩書畫大賽取得了成功,值得我們學習。三是拓展,國際拓展。當代文藝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踐行領導人的文化思想,為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擴大中國元素貢獻力量。中國書畫、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青睞,我們要順勢而為拓展國際市場。張富英在與我交流時表示,他們已有成功經(jīng)驗,2024年《作家報》將與《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聯(lián)手推出國際交流項目,拓展發(fā)展空間,擴大交流領域。 吳進初在與我交流時感慨,參加此次茶話會受益匪淺,聽了這么多大咖的講話思路大開、信心倍增,希望今后能為《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發(fā)展奉獻力量。 我特意為此次活動書寫了一幅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隸書長卷,文友們歡聲笑語、精神煥發(fā)在長卷前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瞬間。 茶話會由李月主持。 特吟此詩為紀為賀! (責任編輯:靳樸)2024-01-03
-
酈道元文學院簽約作家|?呂世建呂世建,1976年12月25日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現(xiàn)為濟南《時代文學》雜志社任特約通訊員。2005年開始陸續(xù)發(fā)表作品《魂牽四姑娘》《尋夢分界洲島》《最浪漫的事》《潛入佛門,我心永恒》《昆明的雪》《索瑪花開紅艷艷》《獨在涼山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昆明的雪 我看過很多城市的雪,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西安就變成了長安,南京就變成了金陵......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造就了城市的韻味,裝點了城市的姿色。 昆明的雪,不似北方那么豪爽,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而是溫溫柔柔的飄落,一片一片落在樓頂、落在枝頭、落在指尖......一點點的將雪白鋪陳開來,又含蓄地在大片留白中露出一些原本的顏色,使得景致越發(fā)的立體和層次分明。昆明的雪是瑩白的、豐滿的、脫俗的,使人動情的。 在西山,上萬人徒步上山與瑞雪近距離接觸,一邊玩雪一邊爬山。華亭寺里,紅墻白雪,恍然如故宮,園中的茶花在白雪的映襯下越發(fā)的嬌艷,故意的引人注目。從華亭寺出來便是“太華古道”,這是元代修造的西山最古老的山道。太華古道都是石階,石階的兩側是郁郁蔥蔥的森林,各種千姿百態(tài)的古木奇樹映入眼簾,令人目不暇接。高聳入云的參天大樹,有的樹干、樹枝上發(fā)出的氣生根騰空而起,在空中擺出各種造型,接著又從半空猛地扎到地里,漸漸變粗,成為支撐樹冠的支柱根,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特景觀;有的氣生根纏繞在其它的樹枝上,越長越粗,越長越寬,最后連成一片,氣勢更加的恢宏。雪花潔白如玉,它是天宮派下的小天將,還是月宮桂樹上落下的玉葉呢?雪花像美麗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像天使賞賜的小白花兒,潔白無瑕。雪姑娘很大方的給大地鋪上了一層潔白無垠的地毯,給樹林披上了一層薄紗,到處都是一片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美景,又一個“西山童話世界”在美麗的昆明誕生了!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聽到一位昆明的友人說:“觀賞昆明的雪景一定要去大觀樓,你知道杭州西湖的雪景很美吧!大觀樓的雪景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南方的文化氣息。” 大觀樓臨水而建,共三層,樓中題匾楹聯(lián)佳作頗多。從大觀樓上極目遠眺,就可以看到與滇池隔水相望的太華山,再遠處則是雄偉秀麗的西山。乾隆年間,詩人孫髯翁為昆明滇池大觀樓題楹一幅《大觀樓長聯(lián)》:“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數(shù)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該聯(lián)被尊稱為“天下第一長聯(lián)”,被后人尊稱為聯(lián)圣,使大觀樓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中國四大名樓之一。大觀樓的黃色琉璃瓦上已經(jīng)鋪上了薄薄的一層白雪,檐角上的白雪晶瑩剔透。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檐角上的白雪為了不遜于琉璃瓦的金光,也竭盡全力地展現(xiàn)出它的雪白。大觀樓匾額上的“拔浪千層”四個字更加的彰顯出大觀樓的悠久歷史與雄渾大氣。沿著滇池邊的長堤漫步,勝似閑庭信步。長堤上栽著一排排垂柳和楊柳,垂柳整齊地排列著,好像在接受我們的檢閱;楊柳是位裁縫,它把天空裁剪下來,又將天空的藍色縫于湖面上,讓湖面水天一色。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真的分不清到底誰最美。 滇池的水很綠,我從未見過如此如碧玉一般的綠色,綠得純凈,綠得深邃,綠得恬靜,綠得典雅,綠得誘人。在那綠絲絨似的海面上,飄灑著黃色的花朵,在波光瀲滟下隨波蕩漾著,似乎在努力的配合著海風的節(jié)奏。從這一片海到那一片海,黃色的花朵在海面上綿延著數(shù)公里,如同一段碧綠色的玉帶美煞眾人,仿佛遺落在人間的花海。 在落日的余輝之下,我們返回昆明金馬碧雞坊。金馬碧雞坊位于三市街與金碧路交叉口,高12米,寬18米,東坊臨金馬山而名為金馬坊,西坊臨碧雞山而名為碧雞坊。北與忠愛坊相映,南與東西寺塔相映,顯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有古詩曰:“一關在東一關西,不見金馬見碧雞。相思面對三十里,碧雞啼時金馬嘶?!碑斕柦德?,余輝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它的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則剛從東方升起,銀色的光芒照射金馬坊,將它的倒影投到西邊街上,兩個牌坊的影子漸移漸進,最后互相交接,將會出現(xiàn)金碧交輝的奇觀。金馬碧雞坊前人頭攢動,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幸運地看到金碧交輝的奇觀。有擺造型的,有拍照的,有看簡介的,有端詳著金馬碧雞坊的......我們下榻金碧廣場后面的如家酒店,于凌晨完成了《昆明的雪》的初稿。 昆明是個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下雪的時間不多,但昆明的雪總是下得恰到好處,總是能下到昆明人的心里面?!按河晁痛簹w,飛雪迎春到?!币粓龃笱┑牡絹恚袷且环萏貏e珍貴的禮物,讓所有昆明人都歡呼雀躍了起來。堆雪人、打雪仗、拍雪景......總有一種玩法讓你心曠神怡,讓你疲意俱消。紛紛揚揚的雪花像一個個飛舞的精靈從空中飄落,有的雪花瀟瀟灑灑;有的雪花纏纏綿綿;有的雪花朦朦朧朧;有的雪花凄凄迷迷,仿佛在訴說著什么,又仿佛在傾訴著什么。在雪花的雕琢之下,山巒若隱若現(xiàn),樹木銀裝素裹,小溪朦朦朧朧,樓亭古色古香,昆明城也美輪美奐起來,時間也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 (中媒文化融媒體中心)2024-01-03
-
周公嘉禾家風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意義以及歷史影響新時代價值周公嘉禾故事發(fā)生在三千年前西周初年?!渡袝贰敖痣?、“蔡仲之命”等篇記載,武王逝后,成王尚未成年,周公攝政與管叔、蔡叔和霍叔兄弟失和,從而引發(fā)了西周歷史上著名的“三監(jiān)之亂”。周公東征期間,唐叔虞封國內出現(xiàn)異畝同穎之嘉禾,于是把象征和同之象的嘉禾獻給了成王。成王認為嘉禾現(xiàn)世是周公之德所致,又命唐叔虞把嘉禾饋贈尚在東土平叛的叔父周公。周公被侄兒孝賢之舉感動,作《嘉禾》詩篇回饋,以表自己的忠心和叔侄同心?!都魏獭菲囊沿?,《尚書》僅存序。另據(jù)《尚書大傳·嘉禾篇》說,“成王時有苗異莖而生,同為一穗,其大盈車,長幾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問之。公曰:三苗為一穗,天下其和為一”。該文流傳同樣突出了嘉禾故事最為核心的要素——“天下和”。這樣一種思想流傳到后世,對中國歷代歷朝德政和傳統(tǒng)家風建設都有深遠影響。唐代禮部侍郎常袞曾作文贊頌:“王者道洽則靈芝生,天下和一則嘉禾應?!? ? 一、周公嘉禾故事發(fā)生背景:周公東征駐師寧陽周公臺 ? 關于周公嘉禾故事的歷史記載,最早來自《尚書·周書》中兩篇佚文的序。其中《歸禾》序說:“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諸天子。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嘉禾》序說:“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對其故事的解讀,初見近千年后的西漢王朝,孔安國整理古文尚書認為:“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內得異禾也……禾各生一壟而合為一穗。異畝同穎,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逼浜?,從學孔傳尚書的司馬遷結合當時留存的文獻,進一步考證出嘉禾故事的發(fā)生地點和具體細節(jié)。分別是《史記·周本紀》:“晉唐叔得嘉谷,獻之成王,成王以歸周公于兵所。周公受禾東土,旅天子之命”;《史記·魯周公世家》:“天降祉福,唐叔得禾,異母同穎,獻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于東土,作餽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以上記載說明,周公嘉禾故事發(fā)生在周公東征途中的“東土兵所”。 那么這個東土兵所到底在哪里呢?我們根據(jù)實地考察和當?shù)貍髡f,結合《左傳》、《寧陽縣志》等文獻及李學勤著《夏商周文明研究》的考證,認為周公接受成王饋禾的“兵所”位置就在今寧陽縣周公臺(村)遺址。依據(jù)如下。 ? 一是寧陽周公臺的地理位置,與《史記》周公授嘉禾于“東土”位置相符合。商朝時期,“東土”即是指中原地區(qū)以東的海岱地區(qū),這個地區(qū)有很多商侯小國,周滅商后將這些小國合并封給諸侯。西周初年的“東土”主要是齊國、魯國封地。《左傳·昭公八年》載,“及武王克商,薄姑、商奄,吾東土也。薄姑齊也,商奄魯也”。又載:“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虛”,杜預注:“商奄,國名也。少皞之虛,曲阜也?!毖賴緸樯坛瘱|方主要的侯國,歷史上也曾多次作為都城所在地。今寧陽縣周公臺,(村)距商奄國都(曲阜)十五公里左右,自然屬于西周所謂東土之疆域。至今周公臺附近還有一條古河道羅河(現(xiàn)名寧陽河),縣志記載羅河由蛇眼諸泉匯集而成,周邊又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糧豐水足,周公選為東征滅奄屯兵之地具有合理性。現(xiàn)寧陽周公臺的地理位置,與《史記》周公授嘉禾于“東土”相符合。 ? 二是西周青銅器“小臣單觶”銘文記載,周公東征“在成師”即“成地”駐軍,與寧陽夏朝開始就有“成(郕、盛)”邑歷史記載相吻合。西周初建,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為徹底肅清殷商殘余勢力,周公親率大軍東征奄國等東夷諸國?!妒酚洝ぶ鼙居洝酚涊d:“召公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俄n非子·說林上》也記載:“周公旦已勝殷,將攻商蓋(即商奄),辛公甲曰:‘大難攻,小易服,不如服眾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蓋服矣?!睆奈墨I看來,東征滅商奄應是一場頗為艱苦的戰(zhàn)爭,周公在奄地周邊駐軍的時間不會太短。至于駐軍的具體地點,西周青銅器“小臣單觶”給出線索,即銘文中有“王后黜克商,在成師”字句,說明周公東征兵所的地理位置在“成地”這個地方。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所著《夏商周文明研究》認為,周公東征“在成師”的“成(郕、盛)”就在今寧陽東北,這一觀點與酈道元《水經(jīng)注》記載“洸水上承汶水于剛縣西,又西南徑盛鄉(xiāng)城西。”京相番曰:剛父縣西南有盛鄉(xiāng)城。以上觀點與中國著名近現(xiàn)代歷史學家陳槃、陳夢家和楊伯俊、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的觀點相同,夏商朝和周朝時期的“成(郕、盛)”均在寧陽東北境,《中國歷史地圖集》分不同歷史時期標注在寧陽境內,寧陽縣東莊鎮(zhèn)至今留存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郕城故城址”。明朝《兗州府志》記載:“郕域在寧陽縣東北。”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與紀要》亦云:“成,魯?shù)?,應在寧陽東北九十里”?!洞呵铩冯[公五年“衛(wèi)師入郕”。杜預注“郕,國也,東平剛父縣有郕鄉(xiāng)”。臺灣著名歷史學家陳槃,在其著《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郕國》一文中考證,同意杜預、酈道元、京相番和高士奇等人郕國都近寧陽,在漢剛縣故地即郕鄉(xiāng)(盛鄉(xiāng))城;魯郕(成、盛)邑孟孫氏封邑,在寧陽東北九十里,以近郕國都而得名。綜合寧陽周公臺,周公東征駐軍“成地”全國唯一的歷史遺存,周公東征勝利后,周公五弟叔武封于成(郕、盛),封地成(郕、盛)國都在寧陽境內歷史文獻記載,應該是十分可信的。 ? 三是寧陽周公臺《寧陽縣志》歷史記載和傳說,與《史記》周公授嘉禾“東土兵所”、周公東征駐師“成地”(寧陽)歷史記載相吻合,相互印證歷史記載都是真實的。寧陽周公臺位于寧陽縣城南關社區(qū),當?shù)鼐用穹Q古堆、點將臺。經(jīng)調查,周公臺(村)是全國唯一以周公臺命名的村莊,也是周公東征居魯唯一留存的圣跡,因而是研究周公東征和周公嘉禾文化、魯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重要源頭。1973年,周公臺西邊的古羅河改道施工中,曾出土商周時代陶片,證明其地層包含商周文化。至今該村還流傳著周公在點將臺帶兵打仗,期間命受嘉禾并將種子傳授給當?shù)鼐用竦膫髡f。乾隆八年重修《寧陽縣志》記載:周公臺“在縣南里許,相傳周公居東,系易于此?!毕特S二年縣知事陳紀勛,在重修《寧陽縣志》序言中寫到:“寧山百里間,在昔沐周公之化,近孔子之居,彬彬郁郁,儒風茂美?!笨梢娭芄珜庩柕挠绊懘┰?000年光陰,古老且深遠。據(jù)《寧陽縣志》和閻氏家譜記載,明初祖父洪武三年周泰伯后裔國寶公奉昭東遷,攜家譜來臥牛山之陽,即今東疏鎮(zhèn)寺頭村世代居住,至今該村建有泰伯祠。到清乾隆十八年,泰伯后裔九十一世孫閻夢圖,又奉命移建泰伯祠至河套園(村)祖宅,與周公臺隔河相望,可惜此處祠廟毀于戰(zhàn)亂兵火。泰伯是武王和周公的伯祖父,其后裔六百多年前為何奉昭攜家譜來寧,或是不解之謎;其后為何又奉命將祭祀祖廟移建周公臺附近,是否與周公居東圣跡有關已無從考證,這至少證明周公家族與寧陽周公臺有不解之緣,血脈相連。 ? 二、周公嘉禾故事重要意義:中華民族家國情懷和家和文化的源頭 ? 周公嘉禾故事發(fā)生900年后,司馬遷在《史記·魯周公世家》和《史記·周本紀》中不惜筆墨反復講述,其根本原因在于嘉禾具有特殊象征意義。古語云,厚德之地出嘉禾,天降和瑞于圣者。成王之弟唐叔封地長出異畝同穎嘉禾,是祥瑞之兆,天下和同之象,給建立之初內憂外患的西周王朝帶來了信心。嘉禾現(xiàn)世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是一個不可磨滅的重要歷史事件。周公東征起于周王室內部失和,武庚、商奄等殷商舊部乘機叛亂。在篤信天命的時代,天降和瑞,無異于一道停戰(zhàn)詔書,于是嘉禾故事在周公東征平亂中,就起到了“內和父兄,外撫諸侯”的作用。隨著周公和成王嘉禾故事的傳頌,自然消除了周公和成王叔侄不和的謠言,咸和了周王室,并昭告天下,殷商遺民要順從天意,歸順周王朝。這株象征叔侄同心平天下的嘉禾,聚合了天下人心,為奪取東征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從歷史影響來看,周公嘉禾故事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家國同源及家和天下的思想。一是唐叔獻禾成王彰顯兄弟親和,表明治理國家成功,沒有辜負成王厚望;二是成王饋禾周公明孝謙之德,感恩叔父周公勤勞王家,借此鼓舞東征士氣。成王把本該天子擁有的嘉禾,賞賜給為家國盡忠出征的叔叔周公,既表達了感恩之情,又利用嘉禾和瑞的象征性,彌合了叔侄間的隔閡猜疑?!渡袝酚涊d,周公受禾后,嘉天子命作《嘉禾》,明君臣忠誠之意,表叔侄家國之情。就是說盡管三監(jiān)之亂流言叔侄不和,但是周公卻在東征滅奄的軍營周公臺,接受成王饋禾并寫下千古絕唱《嘉禾》,昭示自己決不辜負亡兄武王重托,一定輔佑成王實現(xiàn)周王朝統(tǒng)一大業(yè)。周公和成王叔侄同心平天下的嘉禾故事,從此彪炳中華史冊,千年傳頌,生生不息。兩千年后的宋朝詩人李昂英作《酌別張子元》詩云:“江亭揮別酒,謔笑關機警。景文兄弟情,畝異禾同穎。日邊多便驛,頻書來越嶺?!本褪墙璁惍€合穎之嘉禾,表達與張子元兄弟同心相敬的深厚友誼,其受周公嘉禾故事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 三、周公嘉禾文化核心價值:集中體現(xiàn)了周公治國的德和思想 ? 西周初年,唐叔虞為什么要獻禾于成王?周成王為什么贈嘉禾給周公?周公又為什么要作《嘉禾》?要理解這一經(jīng)典故事的深刻內涵,體會其在今天的時代價值,應從嘉禾文化的源起和漫長的歷史積淀過程中去尋找答案。 ? 從文字學來看,禾亦是和。在遠古時代人們靠天吃飯,只有風調雨順的年份,莊稼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先民們才有寶貴的活命糧食。因此,“禾”在先民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禾與和音同義通。禾字甲骨文寫作,像垂穗的莊稼,木形代表植物,植物末梢上下垂的是穗子。其釋義:“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倍妥衷凇墩f文解字》的釋義為:“和,相應也。從口,禾聲?!薄翱凇敝杏小昂獭?,人有飯吃,社會就能安定,所以“和”代表著和諧??脊虐l(fā)現(xiàn),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刻辭中有300條“卜禾”記錄,反映出先民們祈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文化信仰?!兑葜軙ど淌摹分幸灿蓄愃朴涊d;“在商先誓王,祀上帝,亦惟我后稷之元谷,用告和,和胥飲食?!薄昂汀弊钤绲囊馓N指自然界風調雨順,莊稼茁壯成長的和諧狀態(tài)。到商周時代,卜禾、告和一脈相承,“卜禾”成為中華民族和文化的基因和根脈。 ? 從文化學來看,嘉禾亦德和。嘉禾,禾中奇異者,異莖合穎或一莖多穗。古人認為,嘉禾是祥瑞之兆,和同之象?!秾O氏瑞應圖》云:“嘉禾五谷之長,盛德之精也”。在農(nóng)耕文明時代,嘉禾一直是先民崇拜和期盼的圣物。五谷豐登有禾,就有飯吃和衣穿,就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和諧相處,天下就能和同太平,人們就能過上安定美好的生活。嘉禾從遠古走來,千百年來世間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嘉禾故事?,F(xiàn)今湖南省嘉禾縣的縣名,就來自神農(nóng)在五峰山拾嘉谷教農(nóng)以耕的傳說。還有神農(nóng)在今山西高平市羊頭山,見丹雀銜九穗禾落而拾之,教民植田,食者老而不死等故事,都表達了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謳歌。 ? 到了西周成王和周公時代,嘉禾有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政治倫理價值。此時它不僅是天下黎民生存不可或缺的生命之物,更是王者盛德善政結出的碩果,是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渡袝髠鳌ぜ魏獭肥顷P于“嘉禾天下和”理念最早的文獻,詳細記載了周公和成王對嘉禾的論述。“成王時有苗異莖而生,同為一穗,其大盈車,長幾充箱,人有上之者。王召周公而問之,公曰:‘三苗為一穗,天下其和為一乎?!性缴咽现刈g而來。三苗貫葉,而生子為一穗,周公曰和氣所生,以獻于文王之廟?!敝芄J為,三苗生子為一穗的嘉禾,是和氣所生,是天下和同為一之象。由此體現(xiàn)出周公治國理念中,重“德”貴“和”的思想核心,這或許就是嘉禾故事的歷史價值和傳世久遠的深層原因。經(jīng)過千百年的實踐和傳頌,嘉禾承載的德和天下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其倫理價值尤為后世明君圣賢所推崇。如三國時代著名詩人曹植,在《嘉禾謳》詩中詠頌周公嘉禾,表達了對魏國太平盛世的期待和贊美之意。文曰:“猗猗嘉禾,惟谷之精。其洪盈箱,協(xié)穗殊莖。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獻之廟堂,以昭厥靈?!端螘し鹬尽逢P于嘉禾德治內涵的闡述更加明確:“嘉禾五谷之長,王者德盛,則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異穟;于夏德,異本同秀?!薄缎⒔?jīng)·援神契》說:“德下至地,則嘉禾生?!敝芄魏痰某霈F(xiàn)既有歷史偶然性,也是歷史的必然。當初周公始祖后稷,教民耕種不藏私、永奉公的品德,深受百姓的愛戴,被尊為農(nóng)神。嘉禾文化肇始于西周,與周族發(fā)達的農(nóng)耕文明密不可分。 ? 在嘉禾思想形成以后,周公結合西周初年的國家治理實際,將“德”與“和”統(tǒng)一起來,繼而凝練出更為宏大的德和思想。周公是中國第一個系統(tǒng)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家,他所建立的家國一體的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就充分體現(xiàn)了德和思想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周公認為,殷朝亡國的根本原因在于殷紂王不敬德,不修德。周王朝基業(yè)要長盛不衰,關鍵是天子要有“德”,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見《左傳·僖公五年》)。他深刻總結了夏商周興亡的經(jīng)驗教訓,以身作則,教育成王、伯禽和康叔等天子諸侯,要“敬德保民”、“明德慎罰”,順民心,和萬民,江山才能永固。為做好宣教,他寫下了一系列著名篇章,如《嘉禾》、《無逸》、《誡伯禽書》和《康誥》、《酒誥》、《蟋蟀》等修身治國良訓,惠澤萬世,開創(chuàng)了中華傳統(tǒng)家訓的先河。同時,周公制禮作樂,以禮化人,并把“德”引入禮,提出“禮至不爭”,“樂至不怨”,發(fā)揮禮樂教化功能,就此開啟了中華民族“禮之用,和為貴”文明時代。周公還非常重視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他告誡四方諸侯和殷商舊臣,“爾室不睦,爾惟和哉”(《尚書·多方》),意思是家庭不和睦,天下怎么能和諧。周公東征平息東夷諸國叛亂后,將殷商舊部叛亂分子遷居到洛陽和薄姑等地,沒有采取極端殘暴的處置方式。此舉贏得了天下人心,使商人與周人走向和解,社會從此更加安定和諧??梢哉f,周公德和思想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基業(yè)。隨后出現(xiàn)的成康盛世,周朝境內四十年不用刑法,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稱的上中華民族千年一遇的美好時代。傳奇嘉禾故事,咸和天下,承載著周公德和思想,澤被后世。周公嘉禾故事歷經(jīng)3000多年的傳頌,已隨同嘉禾的種子在中華大地生根發(fā)芽,成為倡導“家和萬事興”“和為貴”的儒學思想源頭,堪稱一顆璀璨的中華家和家風遺世明珠。 ? 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家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他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愿千年周公嘉禾家風,德潤中華、和達天下的優(yōu)秀思想內涵,能融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征程中,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地球和諧美好家園,提供無窮動力和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略) (作者:周公嘉禾文化研究院院長 于正明) (責任編輯:土火)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