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今兩處流光老,一寸相思一寸秋 | 原創(chuàng)詩詞春日 悵望南門一布衣,新芽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青山冷,紫燕偎巢綠柳飛。 遠客應悲花次第,殘宵猶得夢依稀。 家書萬里何由達,幾度圭塘雁不歸。 秋菊 最是湖東暗自芳,金絲粉蕊為誰妝。 不同百卉爭春色,獨占三秋傲雪霜。 照水猶憐花瘦影,寒山尚許骨添香。 闌干拍遍無人會,依就孤蓬對酒殤。 女神節(jié)有贈 碧樹千枝德潤人,南門鄴客自棲身。 胭脂應戴弦歌色,鬢發(fā)猶妝素錦輪。 朵朵芝蘭花解語,翩翩蜂蝶鵲芳鄰。 逢春每每驚風雅,側帽爭如看洛神。 秋日寄友 雁向南方不肯留,閑將往事寄重樓。 云深水阻舟還亂,影瘦魚肥酒未酬。 鄴下臨風知魏晉,塘邊振衣眇王侯。 只今兩處流光老,一寸相思一寸秋。 善應松濤 相州何處覓仙家,陣陣松濤動晚槎。 夏眺平橋千頃浪,秋銜遠嶺萬重霞。 青蘿不掛長春帳,白玉常浮善應紗。 南海乘風方洗耳,時人頻遣醉看茶。 岳廟有懷 壘塊難銷劍氣磨,每臨岳廟愧蹉跎。 千針刺字千鈞重,一寸河山一淚沱。 北望韓陵期化雨,東來伏道瘴沉疴。 喟然而振青衫裂,獨抱銅琶哭又歌。 高考感懷 眼底星辰欲乘風,寒窗磨劍十年工。 探花可待生花筆,倚馬猶云錦鯉沖。 獨木橋橫非獨木,孫山第后豈孤翁。 奈何后浪渾不計,多少英雄一夢空。 歲杪感懷 大疫三年始見新,浮云散去丈紅塵。 溪花記得梧桐雨,梅雪迎來北國春。 最愛弦歌酬故舊,猶懷熱血渡天真。 癡心報與窠邊燕,錯付余生薄宦人。2023-05-24
-
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鎮(zhèn)教育的光教育的光 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 王志良 2023年5月19日,安陽縣永和鎮(zhèn)實驗小學的班主任論壇如期舉行。本期論壇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賽優(yōu)秀選手的展示。李芳草、孫妍妍 、胡曉琳等三位教師從育人故事、帶班方略、主題班會、答辯、才藝展示等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全流程展示。參會的各位班主任聽的認真、看的陶醉、想的廣泛,大家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展示的過程,很享受這個論壇體驗。 在堅守中燦爛、在芳華中鑄就、在關愛中發(fā)光。 第一: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詩詞《卜算子·詠梅》)本期班主任論壇是第十期,若長期堅持,久久為功,將來一定有一批優(yōu)秀的成果匯成爛漫山花的美麗圖景,也一定會有一批人在爛漫花開中微笑。所以我們應該堅持,應該相信會山花盛開,青葉葳蕤,要相信堅持的力量,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第二: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苦干年后,我們在堅持論壇中走過了芳華歲月,也一定會鑄就歲月芳華,也定會于爛漫山花中笑容綻放,回望現(xiàn)在,重回我們開始的時光,到時也會感嘆“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笨嗪屠垡矔恍Χ^。好的方法要堅持運用,好的平臺要堅持搭建,屆時若有“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的發(fā)展成就,有“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的美好景象,我們也許已經(jīng)“攬月”,已經(jīng)“抓鱉”,已經(jīng)“談笑凱歌還”。到那時,一定會感慨:“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第三:“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借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泰戈爾《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們要用行動講好育人故事,用關愛培育學生成才。我們崗位平凡,使命光榮,我們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我們要自己活成一道光,匯聚教育前進的光芒。 永和鎮(zhèn)實驗小學的班主任論壇,是一道光,希望它能劈開農(nóng)村學校優(yōu)質發(fā)展的天空,把農(nóng)村教育的天空照亮。 永和鎮(zhèn)實驗小學王福飛校長,以上下求索的思想,管理學校;以敢于碰硬的膽識,發(fā)展老師;以培基助長的擔當,培養(yǎng)學生。以精心鑄精彩,以情懷顯擔當,引路人格物致知的思索,初心踐行的探索,使命擔當?shù)那笏鳎軐崿F(xiàn)“六年影響一生,實小助你成功”的辦學追求!2024-08-30
-
蒼蒼古稀翁 殷殷家國情——75歲作家房國東奔走在家庭教育的路上 5月9號,在秦皇島市撫寧區(qū)碧海學校寬敞明亮的報告大廳里,全天舉辦了兩場報告會,上午600多個中學生聽了兩個小時的勵志講座,下午600多位小學段家長,聽了兩個小時的家庭教育講座。 碧海學校報告現(xiàn)場 報告會議結束,有的孩子圍著講課的老人要求簽名,一些家長圍著講課的老人咨詢,索要聯(lián)系方式,有的家長還流下激動的淚水。有一位家長還把自己心愛的佩戴飾品堅持一定贈送給講課老人,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碧海學校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積極踐行《家庭教育促進法》,把家庭教育的課堂引進學校,強化家校教育的結合,師生家長反響強烈,無疑開展了一次成功的家教活動。 房國東在演講 而全天連作兩場報告的主講人,竟是一位75歲的老作家。他就是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的作者房國東。他是不久前從千里之外的齊齊哈爾市,到秦皇島拜見一位《心田留與子孫耕》的百歲讀者曹玉蘭前輩的,秦皇島撫寧區(qū)的朋友得知房國東到秦皇島來了,便熱誠邀請房國東老先生給做一次家庭教育講座。4月21號,房國東應邀為撫寧區(qū)政法委系統(tǒng)干部,做了一場家庭教育的講座。碧海中學的魏娜校長知道后,便積極聯(lián)系房國東先生,邀他給碧海學校再講兩場。這才有了本文開篇的情節(jié)。 其實,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作家房國東先生,自從《心田留與子孫耕》問世以后,便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家庭教育的講臺,和讀者分享家庭教育的體會。十多年來,一直奔走在傳播家庭教育理念的路上。他的家鄉(xiāng)在齊齊哈爾,他曾經(jīng)應邀到肇東、安達、通河、佳木斯等地演講,遠到遼寧盤錦、內蒙鄂爾多斯等地傳播家庭教育。在盤錦,曾經(jīng)八下盤山縣沙嶺村、孟家村、雙橋村,坐到農(nóng)民的炕頭上,宣講家庭教育。為盤錦興隆臺區(qū)婦聯(lián)的微信群做了十八次家庭教育微課。盤錦市交通文藝廣播電臺還邀他到電臺的讀書節(jié)目做現(xiàn)場直播,盤錦交通文藝臺還利用半年時間,由30多位讀者持續(xù)朗讀了《心田留與子孫耕》全書······ 房國東在農(nóng)民家里講家庭教育 2023年春節(jié)前,老人也遭遇了新冠的侵襲,身體受到很大傷害,體力精神大不如前。曾經(jīng)有“偃旗息鼓”,不再到處奔波了的想法,但卻堅持一定要拜會一下百歲讀者曹玉蘭前輩,不僅曹玉蘭前輩讀書的精神讓他感佩,更因為三年前曹玉蘭讀了《心田留與子孫耕》,特別有觸動,給房國東先生寫了一封讀后感,還寫了一幅書法“培根鑄魂 啟智潤心”讓自己88歲的外甥女李蘭田轉贈給房國東先生,這讓房國東十分感動。因此,不遠千里,拜見百歲讀者,成了他的愿望。這才有他病愈后到秦皇島,拜見百歲老人,后又到撫寧傳播家庭教育的情景。 房國東拜見百歲讀者曹玉蘭 房國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也是一位懷有殷殷家國情懷的老作家。他不顧病后的虛弱和旅途辛勞,依然走上家庭教育的講臺,足見出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奉獻和擔當精神。(林臏)2024-08-30
-
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暨釆風筆會邀請函“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暨筆會邀請函 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倳浽诘诙稳珖泶髸系膱蟾嬷兄赋觯簣猿趾桶l(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只有根植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能繼續(xù)源遠流長。 正念是一種力量,堅定的意志。同時它也意味著深入地觀察和自省。要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沃土,以正念保持正直的內心,保持堅定的信念!專注當下正能量的事。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傳承與弘揚正念精神,特舉辦“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暨釆風筆會活動。 主辦: 中國文藝名家展覽館 中國現(xiàn)代書畫家協(xié)會 中國新聞攝影協(xié)會 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 中華文教網(wǎng) 今日文教周刊 聯(lián)合主辦: 作家報社 《中華國粹》雜志社 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 協(xié)辦:《詩海潮》編輯部、奉天詩刊編輯部 承辦: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 聯(lián)辦網(wǎng)站: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中華文教網(wǎng)、華夏寺廟文化網(wǎng)、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華文作家網(wǎng)、中華新聞文化網(wǎng)、315消費文化網(wǎng)、中華現(xiàn)代文化網(wǎng)、、生態(tài)環(huán)保健康網(wǎng) 媒體平臺:《科學導報·現(xiàn)代教育》今日文教(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14—0015,郵發(fā)代號:21—1013)、《山西科技報·立媒科經(jīng)》今日文教(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14-0009,郵發(fā)代號:21-1016)CCTV廣告電視視頻號、搜狐新聞·CCTV絲路直播等 作品征稿要求: 1、文學作品:詩歌、散文、隨筆、小說、報告文學、對聯(lián)均可參加,作品一律文檔格式,發(fā)至:znzx111@163.com?信箱,并注明“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稿件下方要注明姓名、性別、年齡、手機號、詳細通訊地址。 增設國際詩人獎,面向全球詩人征稿。國際詩人獎由《山西科技報·立媒科經(jīng)》今日文教國際詩歌版編輯田宇先生負責。詳見中華文教網(wǎng):http://www.zhwjw.net/article/discuss/202305/19204.shtml 2、書畫作品:統(tǒng)一四尺整張,豎式,已裝裱或末裝裱均可。投寄作品限3幅,內容要求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指導思想為主,健康向上內容,詩詞等均可。篆書需附釋文,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鉛筆寫明作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手機號和詳細通信地址。藝術簡歷請另附紙張打印。 3、攝影作品:要求主題鮮明,限投每人3幅,并注明相機設備、光圈、快門設置,攝影作品名稱,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年齡、手機號、詳細通訊地址。相紙打印攝影作品不小于A4大小,電子版作品發(fā)送至znzx111@163.com?信箱,并注明“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 4、學生組:作文、書畫、攝影均可能加,注明作品名稱,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年齡、手機號、詳細通訊地址。注明“正念杯”2023全國文學書畫攝影大賽。 作品征集時間:2023年5月10日——6月30日; 書畫、攝影作品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十八里店老君堂中路甲3號捷強花園303棟 李愛娣 收? 或 靳新國 收 電話;010-89456159 ?15369617085? ?18610236845(不接收快遞到付作品) 分別對詩文、書畫、攝影、學生組進行評獎,頒發(fā)榮譽證書和紀念品。各評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30名; 作品在中國文藝名家展覽館、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中華文教網(wǎng)、華夏寺廟文化網(wǎng)、現(xiàn)代書畫網(wǎng)、華文作家網(wǎng)等多家網(wǎng)站刊發(fā),在山西科技報立媒經(jīng)科今日文教、科學導報現(xiàn)代教育今日文教擇優(yōu)刊發(fā)。 頒獎大會、采風筆會擬定于7月中旬召開,地點時間另行通知。 全國各地書畫、文學、攝影作者均可投稿報名參加采風筆會。 請向組委會詳情咨詢和索取參會報名表。 收稿電子郵箱為:znzx111@163com 組委會辦公室電話:010-89456159 1861023684515369617085 QQ:421808130QQ:6179229262023-05-10
-
內蒙古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成功舉辦2023屆畢業(yè)生服裝設計作品展演活動?? ? ? ?為扎實推進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學院結合專業(yè)發(fā)展特色,圍繞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非遺傳承保護、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數(shù)字革命等設計藝術前沿命題開展2023屆畢業(yè)生設計作品展演活動,學生們在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中強化了責任意識,厚植了家國情懷,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 ? ? 5月5日19:30分,內蒙古藝術學院設計學院2023屆畢業(yè)生服裝設計作品展演在內蒙古藝術學院新華校區(qū)演藝廳精彩呈現(xiàn)。內蒙古藝術學院副院長侯守智、學校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企業(yè)代表、各界媒體及部分師生代表觀看了演出。 ?? ? ? ? 本次展演以“致新”為主題,共展出2023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表演(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藝術設計領域(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設計制作的30個系列180余套服裝設計作品。我院與內蒙古布絲瑰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昕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校企協(xié)同育人項目成果同臺展示。 ? ? ? ? 展演以“尋源·沿跡行”“探今·傳時境”“思辨·觀源界”三個篇章展開,表現(xiàn)了學子們面對設計變局,聯(lián)通傳統(tǒng)文化與未來發(fā)展,以昂揚的精神適應新發(fā)展、接受新使命,奮力開啟新征程。 ? ? ? ? 畢業(yè)設計是專業(yè)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子們專業(yè)素養(yǎng)與智慧創(chuàng)新的集中展示,更是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成果的生動呈現(xiàn)。不同思維模式深度融合,激發(fā)了原創(chuàng)服裝設計無限可能,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尚潮流跨界呈現(xiàn),與時代同頻共振,順應新時代設計的發(fā)展趨勢,用設計力量回答時代命題! ?? ? ? ?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學院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方位,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以實際行動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風采展示:2024-08-30
-
李月詩畫攝影:五臺山春色雨宿普濟寺 ? ? 詩/李月 云端霧里盡隨緣, 聽雨終宵不舍眠。 勝境猶然山杏放, 臺中自可待榆錢! 普化禪寺見花 ? ? 詩/李月 京都五月臨初夏, 圣地清涼新綠畫。 薄霧輕陰寺正春, 法師外出花相訝。 龍泉寺山杏 ? ? 詩/李月 彤云微雨幾時斜, 山杏團團落遠霞。 四野茫茫何所見? 白云生處是僧家。 訪師兩度未見 ? ? 詩/李月 未見吾師約翌晨, 今朝又賞花宜真。 寺中自是春長在, 只見清芳不見人! 圖文:李月? 拍攝時間:2023年5月6日2023-05-08
-
內蒙古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成功舉辦2023屆畢業(yè)生服裝設計作品展演活動為扎實推進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學院結合專業(yè)發(fā)展特色,圍繞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非遺傳承保護、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數(shù)字革命等設計藝術前沿命題開展2023屆畢業(yè)生設計作品展演活動,學生們在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中強化了責任意識,厚植了家國情懷,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5月5日19:30分,內蒙古藝術學院設計學院2023屆畢業(yè)生服裝設計作品展演在內蒙古藝術學院新華校區(qū)演藝廳精彩呈現(xiàn)。內蒙古藝術學院副院長侯守智、學校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企業(yè)代表、各界媒體及部分師生代表觀看了演出。 本次展演以“致新”為主題,共展出2023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表演(服裝設計與表演)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藝術設計領域(服裝與服飾設計方向)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設計制作的30個系列180余套服裝設計作品。我院與內蒙古布絲瑰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昕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校企協(xié)同育人項目成果同臺展示。 展演以“尋源·沿跡行”“探今·傳時境”“思辨·觀源界”三個篇章展開,表現(xiàn)了學子們面對設計變局,聯(lián)通傳統(tǒng)文化與未來發(fā)展,以昂揚的精神適應新發(fā)展、接受新使命,奮力開啟新征程。 畢業(yè)設計是專業(yè)教學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子們專業(yè)素養(yǎng)與智慧創(chuàng)新的集中展示,更是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成果的生動呈現(xiàn)。不同思維模式深度融合,激發(fā)了原創(chuàng)服裝設計無限可能,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尚潮流跨界呈現(xiàn),與時代同頻共振,順應新時代設計的發(fā)展趨勢,用設計力量回答時代命題!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學院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立德樹人融入教育教學全方位,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以實際行動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風采展示: 315記者攝影家 梅金芳 (責任編輯:土火)2024-08-30
-
五四青年節(jié),第一期文學講座圓滿舉辦5月4日,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文化活動中心舉辦文學講座,特邀部隊著名軍旅作家、軍史專家,北京市石景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主席李金明主講。石景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部分新老會員和區(qū)內外聞訊而來的文學愛好者以及北方工業(yè)大學日語系青年學生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針對故事在文學作品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李金明精心備課,突出重點,講座共分為兩講,第一講主題為《故事在文學中的應用和構思》。李金明結合自身豐富的文學創(chuàng)作體會與文學寫作經(jīng)歷,深入淺出的道出故事在各類文體中的廣泛運用,重點講解了故事是文學作品寫作中的重要技巧和元素運用。他以大家耳熟能詳?shù)奈膶W大師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以及當代知名作家石鐘山先生小說《父親進城》到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熱播為例,闡述了故事運用在文學讀本中的生命力、感染力。 講座過程中,李金明結合自己個人創(chuàng)作、文壇軼事、素材收集等多個維度娓娓道來,讓聽眾了解了文學作品中故事的構思、寫作,故事素材的來源等技巧問題。他也對自己熟悉的著名作家石景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絡作家代表人物唐家三少的作品進行了點評、闡釋。使得這些作家形象、作品內容等逐漸清晰可感。聽眾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座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故事構思有了全新認識與體會。幾名聞訊而來的聽眾在講座結束后,紛紛走上前臺與李金明合影留念。也有人當場提出加入作家協(xié)會。并希望作家協(xié)會多主辦這樣有意義、有啟迪的活動。 據(jù)悉,第二期講座為5月18日下午3點半在石景山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四樓(蘋果園南路東口)舉行,題目是《文學點亮人生——作者的職業(yè)特點和發(fā)展前景》(小葛)2023-05-05
-
作家張萬杰---槐花情“槐林五月漾瓊花,郁郁芬芳醉萬家。”著名詩人蘇軾如此這般地醉戀槐花,可見,槐花在宋朝時期就是人們的盤中饕餮。 小時候,老家院子里就有一棵粗壯高大的老槐樹,每到這個時節(jié),一簇簇槐花掩映在一片嫩綠的槐葉之中,萬分純潔,百般嫵媚。一陣微風吹來,滿院子彌漫著槐花香的味道。我們在奶奶的注視下,提著小籃子,猴兒般爬上樹,把籃子掛在枝頭,先迫不及待地捋一把塞進嘴里,滿齒唇香。我們沐著朝陽迎著微風,爬到樹杈最高處,找個槐花最多最嫩的地方,把籃子掛在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騎或蹲,在槐樹枝干之間穿梭。待到籃子里滿的再也裝不下去了,我們才會戀戀不舍得從樹上一步步挪下來。這時候,奶奶坐在溫暖的屋檐下,安詳?shù)鼐奶魭覀兊氖斋@。 而后,奶奶就會拿出一個大盆子,用清水將槐花洗上幾遍,撈出來放到竹籃筐里,讓殘余的水慢慢地流干。然后,奶奶取出玉米面,放上適量的水攪拌,不稀不干,恰到好處。待大鐵鍋里的水冒出熱氣的時候,奶奶就把一個大大的籠布放到鍋里的竹篦上。爾后,把玉米面均勻地撒在上面。再把已經(jīng)擄干的槐花兒均勻地撒到玉米面上,再往上面撒一些鹽。這些都做完了,奶奶就用她那嫻熟的動作,把槐花面團揉成一個個厚厚的餅子放到鍋里,最后把鍋蓋得嚴嚴實實起來。不久,一鍋香甜可口的槐花餅便出籠了。奶奶打開鍋蓋的瞬間,一屋子的香氣便彌漫開來。 這時,整個房間,甚至整個院子里,都飄著槐花兒“哺了”濃濃的香甜!那是人間最真實、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今年清明節(jié),我回到老家,專程到兒時生養(yǎng)的老院子里,雖然過時的房屋滿目瘡痍,但那棵老槐樹依然還是那樣的枝繁葉茂,那樣的遒勁挺拔。撫摸著它那久經(jīng)滄桑龜裂不堪的樹皮,我俯身撿了一把散落的槐花,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貪婪地吮吸那股清新的香氣,那小小的槐花,已經(jīng)植根于我的記憶深處,牢牢地扎下了與故鄉(xiāng)生脈相連的根……2023-04-25
-
陸悅 | 心靈的歌唱——讀盧小夫散文集《待到梨花落》◆ ◆ ◆ ◆ 心靈的歌唱 ——讀盧小夫散文集《待到梨花落》 作者 / 陸悅 ◆ ◆ ◆ ◆ 盧小夫是全國頗有影響的南國文學社社長。南國文學社已連辦了三屆全國酈道元山水文學大賽,廣結了一批全國知名作家,聲威日隆,為傳承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繁榮文學百花園作出了貢獻。 冥冥中,我也因為與南國文學結緣而與小夫結緣,彼此在南國文學這方沃土上,已攜手耕耘四個寒暑春秋。 小夫自小醉心文學,是一位寫作的多面手和快槍手,小說、散文、隨筆、現(xiàn)代詩、古詩詞,人物故事、山光水色、親情友情,信手成章,收獲甚豐,讓人頗有望塵莫及之感。而他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待到梨花落》,放在我的案頭已有一些時日。近日,忙中偷閑,通讀全書,仿佛書中每一行文字,都是跳躍音符和心靈雞湯,觸動著我老而彌堅的心,尋找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真諦。 小夫這本集子共分五輯20萬字,精選了他近年創(chuàng)作的55篇散文力作,內容涉及古今、天南地北,遠山近水,是他多年叩拜江河大地和內心獨白的心靈軌跡,讀罷總有一種飄渺之美、凄楚之美蕩漾心頭,時而如山澗流水,婉轉、動聽;時而如杜鵑啼血,激越、亢奮,并在虛虛實實、看似幽怨、調侃的語境里,讓人領悟到事物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 而第一輯《葉落紛紛》,則是引領全書主題的重頭戲,也是我最喜歡讀的部分。那梅花、那梨花、那櫻花、那茶花、那銀杏、那青稞、那小草,驚艷一片芳華、照亮一片大地后,花落葉黃,留下一地殘花敗葉,一地雞毛,叫人惋惜,叫人辛酸,更叫人難過:為什么不能長留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但它們不怨天不怨地,更來不及道一聲輕輕嗟嘆,也不需要別人憐憫目光,便悄然化作塵土,回歸田野,為來年蓄新的能量,開出更美的花朵和撐起更濃的綠蔭。這種春去春又來、秋去秋又來的四季輪回,又何嘗不是人生的輪回呢。人類總是在這種悄然無聲的輪回中走向堅強,走向繁華,走向未來。 誠然,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無法抗拒,小夫只是選擇自己獨特的視角,把花開花落、葉綠葉黃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已,并能從相應的景致變化中體味到事物的有常與無常、人生的悲與喜。只是這種把悟道隱藏在一花一葉一草中的著意表達,若沒有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字功力,是難以書寫出如此奇妙、華美的篇章。 “愛若盛開,只需要一朵,就醉了季節(jié),醉了歡樂流光……”“如果今世的思念,只能等來來世季節(jié)的輪回,那么就讓我把花開的種子,仍種在這片寂寥的原野。然后,然后我仍四月等你……”“你快快搖落一身金黃吧,趁雪花還沒有染白我的頭發(fā),趁溫度還沒有降至零下,趁心中還有余熱的激蕩……讓我與你冷暖共知……”“在這個初冬,就讓我與風再作一次長吻吧,然后飄下,把美麗定格在這個季節(jié)……去重復我昨天的故事……”“春光啊,總是那么水滑溜光,一不小心便從指間滑落……再回首,已是滿目滄海;再回首,又是一個經(jīng)年……” 在這個小輯里,小夫幾乎每一篇都運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將自己筆下的梅花、梨花、櫻花、落葉、小草皆人格化,看作是日常生活中“我”或“你”或“她”,個個充滿著情感和哲思,那些如泣如歌的心曲傾訴,氤氳著對落花落葉的無奈、輕嘆和對重生的渴望、追求,深深地觸動著讀者的心扉,引起人們的共鳴。而且在每一篇章里,“我”雖然是主角,卻不唱獨腳戲,都有另一個相近或相對的參照物(“你”或“她”)適時同框出現(xiàn),進行情景渲染、烘托,仿佛它們都是一對深情相依的伴侶,在講述世間卿卿我我、姿態(tài)萬千的愛情故事,有溫馨,有浪漫,也有悲傷,讓人讀罷大呼過癮。這種兩兩捉對相襯的寫景狀物手法,可謂是小夫的拿手好戲。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毙》虻纳⑽某3J亲プ∫粋€小小的著力點,便能以小見大,滴水見太陽,給讀者留下無限意想的空間。他從黃河邊撿回一塊石頭,撫摸著石頭上的斑駁皺紋,便能聯(lián)想人間滄桑,聯(lián)想到黃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寫出一篇贊美祖國母親河的華章;他從燒死窗臺上的螞蟻這件小事,便能聯(lián)想到人性的自私與殘忍,更能聯(lián)想到古代君王為維護階級統(tǒng)治而實施的暴政;他走過老屋門前那條路,便聯(lián)想到其承載的厚重故事和鄉(xiāng)間民俗……而更妙的是,在小與大之間,甚至是虛與實之間,他總能在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從而使他的文章小而不小,大而不大,似乎一切都是那樣恰到好處,令人擊掌贊嘆,更回味無窮。 與小夫一起暢游長江三峽時,我曾問過他,為何他的散文能做到聯(lián)想如何豐富、厚實,且文采飛揚?他說,文由心生,行文到那里,那些東西就如八面來風,從東西南北自然而然聚集到筆尖,并不需要搜索枯腸,刻意尋覓。我想,這應該與他平時多讀書、善思考有關。他對文學、史學、哲學、美學、佛學及自然科學等,都有涉獵和鉆研,并學習中形成一些自己的見解。而寫作恰恰就是一門學習積累和生活積累的藝術。正因為如此,他的聯(lián)想,他的散文,才如神來之筆,水到渠成。 陸悅,廣東高州人,現(xiàn)居湛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便開始在省市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近年重拾雅興,致力散文寫作,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一系列鄉(xiāng)土風和古文化遺跡散文,引起讀者關注?,F(xiàn)任南國文學社散文平臺副主編。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