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軍后代祭奠朱家崗73烈士2023年10月21日,在安徽省泗洪縣朱家崗烈士陵園,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四軍后代、軍史專家30余人,隆重舉行祭奠活動。大家在烈士墓前肅立默哀,表達對73名烈士的緬懷和追念,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堅守,汲取奮進力量。 在朱家崗烈士陵園大門前合影 羅剛少將主祭。參加祭奠活動的有:羅向東、吳忠明、李金明、李少華、張曉鳴、王春、郭青陽、郭龍光、戴曉光、戴強國、謝偉、李和平、武宜、張江寧、張建英、饒武漢、嚴萍、徐立東、戴曉麗、戴曉明、花純征、徐震、史玉龍等人。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和宿遷新四軍研究會做了大量工作。煒元副會長和趙連軍副會長付出了很多辛苦。 敬送花籃 祭奠活動 大家在參觀朱家崗戰(zhàn)斗紀念館時,重溫了戰(zhàn)斗的激烈過程。 那是1942年冬天,淮北蘇皖邊抗日民主根據(jù)地人民遭受了日寇前所未有的大“掃蕩”。12月9日黃昏,新四軍第4師26團在團長羅應(yīng)懷率領(lǐng)下,秘密進駐泗陽縣(今江蘇省泗洪縣)朱家崗村。凌晨1點鐘,日寇金子聯(lián)隊三個大隊加上少量偽軍共1500多人,偷偷從青陽鎮(zhèn),歸仁集、金鎖鎮(zhèn),兵分三路,直撲朱家崗。10日拂曉前,鬼子偷襲了村外的新四軍哨兵。哨兵在犧牲前,勾動槍機,發(fā)出了報警。尖利的槍聲響過,槍聲大作。扎營在孫崗、曹圩、張莊的各個部隊聞訊立即起身,一邊偵查情況,一邊很快進入陣地,羅應(yīng)懷聽到東南西北四面均有槍響,他判斷:日偽軍已將朱家崗設(shè)為中心點包圍起來。他判斷:天將破曉,朱家崗地處平原,敵人有騎兵,白天突圍,離開村落更容易遭受重大損失。遂決定堅守。為徹底粉碎日軍“掃蕩”計劃,承擔最大的犧牲。一場空前激烈的守備戰(zhàn)在洪澤湖湖畔打響。戰(zhàn)斗異常激烈,沖擊與反沖擊,爭奪與反爭奪,三里長一里寬的朱家崗村煙柱四起,火光沖天,斷木、塵土滿天飛揚,密如冰雹般的彈片瘋狂地橫掃過來。第1營2連占領(lǐng)北面交通溝,擊退上百名鬼子的兩次沖擊后,傷亡較大,全連只剩下60余人。第5連第1排按照命令接替第2連堅守交通溝西端的任務(wù)。第5連第1排兩名戰(zhàn)士隱蔽在交通溝西端的橫垛下,將成束的手榴彈蓋兒全部打開。其余戰(zhàn)士稍作抵抗,便向后撤。愚蠢的鬼子蜂擁沖上來,隱蔽在交通溝橫垛下的戰(zhàn)士突然向敵群猛擲手榴彈,全排立即反擊,殲滅了日軍小隊大部。參戰(zhàn)各部均給予日寇大量殺傷。日寇判斷曹圩是新四軍部隊團指揮官駐地,便集中優(yōu)勢兵力,進攻。為了加強東交通溝的防御,團長羅應(yīng)懷來到陣地上觀察指揮,一顆炮彈炸傷了他的右腿,致使腿骨骨折,鮮血滲透了棉褲,隨行的參謀立即和一個戰(zhàn)士將他抬到附近的一個地窖里。他忍著劇痛命令參謀把電話線拉到地窖里,副團長嚴光趕來協(xié)助羅應(yīng)懷指揮。戰(zhàn)斗從凌晨打到下午3時,部隊遭到嚴重傷亡。緊急情況下,“小鬼班”被調(diào)上去參戰(zhàn)。他們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接到命令義無反顧地沖上陣地。下午4點,旅長韋國清聞訊后帶領(lǐng)支援部隊趕來解圍。日寇開始棄械、遺尸潰退,倉皇敗逃回青陽鎮(zhèn)、金鎖鎮(zhèn)等據(jù)點。晚上10點朱家崗戰(zhàn)斗勝利結(jié)束。第26團在部隊連續(xù)作戰(zhàn),十分疲勞,彈藥未得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用大刀、手榴彈與敵人血戰(zhàn)18個小時,以犧牲73人、傷68人的代價,斃傷敵人280余人。 參觀新四軍第4師駐地 祭奠活動后,大家分別參觀了新四軍第4師駐地、彭雪楓烈士陵園、宿北大戰(zhàn)紀念館等紅色景點。(李金明) 參觀宿北大戰(zhàn)紀念館2023-10-23
-
袁鐵甲|酒魂我說,酒有酒魂,時間隧道里溝通,竊竊私語……那點側(cè)耳用心去聽,用靈魂去感覺;談著人文趣事,聊著美景秋色,吟誦幾首靈魂之歌,暢想濃縮的天地……酒魂。 從走進安陽豫北釀酒有限公司合影的時候開始,我就有了如此的感覺,品之更加深了記憶;咋么滋味,只要你敢想,那么酒就有酒魂,那是汲取五谷雜糧之精華的杰作;那是洹河之水孕育的結(jié)晶;那是封存地下窖藏的結(jié)果。時間與時間對話、交流,情懷與情懷纏綿、綁定,誰都想窖藏留駐濃郁的醇香,留駐那時間的記憶,以及溪流與濃香的夢幻…… 下地窖,觀酒壇,封報紙,歲月宛如溪水流淌,留?。粌A心細聽,那里有靈魂與靈魂的溝通;那里有情感與情感的呼喚;那里有交流與交流的對白;那里有悠久與悠久的傳說。洹河之水孕育,五谷雜糧釀造,地下窖藏,聞之濃香,品之醉意,側(cè)耳傾聽有溪流,和那嘩嘩的聲響與涌動;聲響……那是人的激情歡唱;涌動……那是時間激流,歲月波紋;那是“洹河玉液”的情感流淌…… 談酒魂,就離不開人的因素與情懷,窖藏久遠,歲月留痕,五谷發(fā)酵,醇香濃縮,那里儲藏著人的情意與胸懷,那種儲存就是魂魄;那里纏綿著地道的酒香,那股酒香纏綿悠久,歷經(jīng)窖藏之后讓醇香達到了極致,猶如一股清流穿越時空隧道而來,香氣四溢,擋不住的勾魂!魂動,總想品上一杯“洹河玉液”,潤潤那九腸十八道灣。品后詩意百篇,濃縮如下溪流……那洹河之水與五谷雜糧的發(fā)酵,“洹河玉液”:那是歲月與歲月的溝通;那是靈魂與靈魂的對歌;那是自然與自然的銜接;那是情懷與情懷的述說;那是歲月與人文情懷的鏈接;那是自然與醇香的佐證;“洹河玉液”猶如和煦春風走來,永久飄香…… 歲月延遞,蘊藏著人的情感纏綿與對接;年輕的李總豪爽幽默,談起酒來獨有情鐘,他幽默地說:基業(yè)是父輩們的。我只是一個打工仔!他說話時笑容燦爛,揮手時風度翩翩,是一位有著智慧的帶頭人。漫漫歲月,時光往返,腳步走來擲地有聲;從幾家小作坊酒廠開始,聯(lián)手組合成為如今的安陽豫北釀酒有限公司,實屬不易,那是天翻地覆的變化。閉目傾聽,酒魂風語,那魂與魂的對白醉了…… 地窖入口有深度,幾乎垂直階梯通往下面的地窖,膽小一點還是真的不敢下去,那里有創(chuàng)業(yè)的象征;地窖有恒溫,鉆進去里邊很黑很窄,兩邊有酒壇,酒壇外邊有著綠色的發(fā)酵的東西,用手指輕輕觸碰,有一種軟綿綿的感覺,而且還不敢使勁兒摁,也不敢大聲喧嘩,怕一時驚著了酒魂。地窖里沒有燈光,只有手電和手機之光引路,地窖顯得更加神秘;人多,有時落在后面也只能憑借著遠處那微弱的光摸索著前行,而且是小步的往前挪動,似乎處處有驚魂那樣的一幕…… 越是往里走,我的認知越是在加強,情感越是在濃縮,隧道之中有酒魂;我仿佛聽到了歲月的腳步聲,和那靈魂與靈魂對歌的幽情,訴說著厚重的歷史、情懷、濃香與沉醉;人們的精神沉淀,情感窖藏,一切有報紙封口佐證。 我在感嘆:“洹河玉液”酒好,倒不如說人更好,因為“洹河玉液”里邊濃縮著安陽的風土人情;酒的醇香,人的醉意,這一點從一開始我就體驗到了,人們在李總的率領(lǐng)之下,滿臉笑容地迎接著來自全國的采風作家,情意深重??磥碚l都離不開情字;誰都記住了那份情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酒有酒的文化,有風土人情,那是人與人的交流與溝通;那是大自然與人的情感互動;那是靈魂與靈魂的揣摩;那是情感與情感的對接;那是歷史與歷史的傳承。興奮之時哪怕再啰嗦一遍也值!好酒,有魂,濃香,仿佛像凝固的時間那么安寧;酒中有魂,有音樂的節(jié)奏,有詩的韻律、韻味,一切貯藏在酒和人的靈魂里,所以說酒好,倒不如說人更好,醉意之間傳遞著內(nèi)涵的酒魂,以及那“洹河玉液”濃郁的醇香…… 2023.10.18 草于天津2023-10-22
-
劉運德 | 遙望“紅旗渠”的遐想遙望“紅旗渠”的遐想 作者 / 劉運德 參加酈道元文學院高研班的學員們參觀“紅旗渠”時留影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我們酈道元文學院的部分學員,剛剛度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74周年的長假,便風塵仆仆從全國各地來到安陽,參加首屆酈道元文學院高級研修班,考察世界第八大人類建設(shè)奇跡工程——“紅旗渠”,研究、探討我國人民與水共融的經(jīng)歷和希冀,讓水利更好地為華夏神州服務(wù)。抓住了酈道元文學院以水為重點研探的本質(zhì),實在是利黨、利國、利民之舉,值得欣慰和贊賞。 我因腿腳有疾,不易爬山攀高,未能前往參加。但遠在家鄉(xiāng)的我始終關(guān)注著高研班的現(xiàn)場,通過文學社網(wǎng)絡(luò)平臺和學友微信上的照片、視頻了解實況,舉首戴目地遙望著“紅旗渠”,思想的翅膀隨著大家參觀的足跡一起飛翔。 2018年4月,作者(后排右2)等8位同學夫婦參觀“紅旗渠”,在青年洞前留影 記得2018年4月,我曾組織8位從外地返回家鄉(xiāng)參加紀念“老三屆”離校50周年同學聯(lián)誼會的夫婦,前往“紅旗渠”參觀。耳聞目睹了林縣人民從1960年開始,啟動開劈太行山引漳水入林工程,經(jīng)過10余年的頑強拼搏,硬是靠鋼釬、鐵錘和肩扛、擔挑,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shè)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挖砌土石方2225萬立方,建起了總長2488公里的“紅旗渠”,形成了“引、蓄、提、灌、排、電、景”成龍配套的大型水利體系,解決了56.7萬人口和37萬頭家畜吃水困難,灌溉了54萬畝耕地。被譽為屹立于太行山區(qū)的“人間天河”,驚天地、泣鬼神的“水上長城”,鍛造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深受教育和鼓舞。同學詩人李北(照片后排左2)當即賦詩:“一條藍帶太行牽,引出飛泉洞口煙。千里潺湲聲不斷,天河直落萬人肩。”詮釋了大家的共同心聲。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紅旗渠”參觀考察 同時,我想起去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紅旗渠”參觀考察,指出“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辈娬{(diào)“紅旗渠就是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币蟆耙眉t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由此,我腦海中顯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凝練的“治水如治國,治國必治水”的警言。深感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弘揚“紅旗渠精神”的講話,正是我國五千年來治水和強國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jié),為全國人民在新時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實現(xiàn)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和“中國夢”的進程。 我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地域遼闊,氣候復(fù)雜。五千年來,受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太平洋氣候影響,一直是高山與低地同在,洪水與干旱并存。雖然歷代王朝都把水利作為國之大事,曾有鯀禹兩代氏族首領(lǐng)歷經(jīng)10余年艱辛治水的記載和酈道元踏遍千山萬水考察著述《水經(jīng)注》的成果,但是由于社會制度的腐敗和落后,最終都以人民的巨大損失和犧牲為沉重代價。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才把治水與人民的利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根本上改變了水的面貌,使水利發(fā)揮最大的效益,更好地為人民造福。 回想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就作出“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的科學論斷,發(fā)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成為我國第一條全面治理的大河,全國人民真正發(fā)起了向水利進攻的戰(zhàn)斗。在那個年代,可能你目睹過中原大地千軍萬馬水利工程的挑燈夜戰(zhàn),也許你參加過山區(qū)人民開山劈嶺的戰(zhàn)天斗地。在那種場合,人民捏緊一個拳頭,正在進行著一場改變山河的壯麗事業(yè)。短短20余年,全國建成大型水庫302座,中型水庫2110座,小型水庫82000多座,總庫容4200億立方,極大地緩解了勞動人民的水患、旱魔之苦。 1958年,安徽人民千軍萬馬治理淮河的場面 僅我們安徽省的淮河流域,在人民的巨手描繪下,梅山、響洪甸、佛子嶺等五大水庫屹立大別山區(qū),紅巖嘴、橫排頭等總干渠綿延1000多華里,將軍山、紅軍山、河套汀等渡槽凌空飛架大小山頭;水電站、抽水站、節(jié)制閘等輔助工程星羅密布,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旱、澇、洪、浸綜合治理,蓄、引、提、排兼顧的水利體系。從此,淮河兩岸人民牽引著66億立方米的清泉,流向20多個個縣市區(qū)的近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灌溉5千多萬畝農(nóng)田,并將2萬千瓦的電流輸向山區(qū)、丘陵、平原。 林縣人民以自己力量建設(shè)的“紅旗渠”,正是這些年代全國水利建設(shè)的靚麗風景線,也是我國人民開山引水的先進代表。更凸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真正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特別是在多年的抗洪搶險中,更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1998年,解放軍在長江九江段搶險救災(zāi)實況 使人難忘的是1998年夏季,南從長江、北至嫩江、松花江流域的29個省、市、區(qū)普遍發(fā)生本世紀最大洪水,水勢猛烈,持續(xù)時間長。全國軍民在黨和政府的領(lǐng)導(dǎo)下,與水魔展開了殊死的搏斗。參加抗洪搶險的干部、群眾、部隊官兵達830多萬人,中央政治局7位主要領(lǐng)導(dǎo)人全部親臨一線,取得了難以想象的全面勝利。凝聚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與“紅旗渠精神”一樣,激勵全國人民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值得贊頌的是前幾年,淮河流域接連發(fā)生了多次較大的洪水災(zāi)害,我省淮河兩岸人民在黨和國家的關(guān)懷照顧下,主動承受了泄洪的巨大經(jīng)濟損失和精神壓力,確保了上、中、下游大城市的安全。最突出的是王家壩洪區(qū),幾乎每次洪水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形成了“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同舟共濟、科學治水”的“王家壩精神,”與“紅旗渠精神”、“抗洪精神”和“延安精神”同在,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全國人民團結(jié)友愛、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時期的生動體現(xiàn)。 面對此境此情,我不禁深思:在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進步的今天,哺育我們的母親——水為何頻頻任性、發(fā)怒?經(jīng)過追根求源,終于明白,其中重要的因素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改變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致使“母親河”無奈呻吟、流淚,遭到了水災(zāi)的報復(fù)、懲罰。好在黨和國家抽絲剝繭,亡羊補牢,刮骨斷臂,堅決整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劃定生態(tài)紅線,推動綠色發(fā)展,千方百計地采取斷然措施,開始了新一輪的水利治理、環(huán)境保護等建設(shè)高潮。 宏偉的長江三峽大壩雄姿 2012年7月,歷時20年建設(shè)、標志著我國10項指標世界第一的“長江三峽大壩”宏偉工程全面竣工??梢詢π?93億立方米庫水,預(yù)防千年一遇的洪水災(zāi)害,并向江蘇、上海、廣東等10省市輸送2240萬千瓦的電量,榮獲世界紀錄協(xié)會授予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紀錄”。 可喜的是今年初,傳來我國“藏水入疆”規(guī)劃獲水利部命名“紅旗河”的訊悉。計劃耗資4萬億人民幣,全長6100公里,高差達1200米,每年可向新疆調(diào)水600億立方米,發(fā)電750億度,增加耕地面積5億畝,形成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建成以后,這將又是一條震驚世界的“人間天河”,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超級惠民工程。 馳思遐想,我無限感慨,無比自豪。深深感到,這樣的宏偉巨制,只有在我們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完成!這樣的人間奇跡,也只有在我們當今這個時代才能實現(xiàn)! 愿我們酈道元文學院的學員們通過這次高研班深造和安陽世界文化遺產(chǎn)、“紅旗渠”的考察,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知識和創(chuàng)作水平,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水利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取得的新成就奮力贊頌、高歌! 作 者 簡 介 劉運德,筆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國散文學會、安徽省作協(xié)會員,中國當代實力派優(yōu)秀作家,《中國現(xiàn)代文化》雜志、“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南國文學社副主編,《青年文學家》南國文學會作家理事,《文筆精華》研究會特邀會員。先后有500余篇詩、文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網(wǎng)站平臺發(fā)表,其中80余篇獎勵。出版《劍與盾》《警魂》《忠誠》三部選集。2023-10-22
-
劉天德|醉翁行 (外二首)醉翁行 滁慰美,林深秀。芳香幽詩潺聲舊。艷霜潔露人清瘦。 蝴蝶迎,鳥兒鳴。登山汗灑瑯琊峰。峰回路轉(zhuǎn)釀泉銘。 意在亭,品傳承。頌歐陽修太守情。德行天下醉翁行。 愛在金秋 萬物皆靈,愛在深秋 在這楓葉漸紅,金秋收獲的季節(jié) 我的心將與你同行,翱翔在 蔚藍的天空 愿你日出思盼 愿我日落有念 世界和平 天空蔚藍 大地豐收 人間美好 匯聚成一幅幅壯麗的景象 即使前方的路崎嶇不平 我定會披荊斬棘 即使大海驚濤駭浪 我定會乘風破浪 奔向深秋 迎接愛的懷抱 去擁抱陽光明媚的明天 去抒寫絢爛多彩的春天! 《愿……》 君不見天上月已圓, 看大地,黃河長江水滾滾而來, 君只許下心愿: 愿你奔流不息,直到永遠…… 清晨, 當?shù)谝豢|陽光射進我的心房, 帶進你的微笑,多想和你激烈擁抱, 訴說我們的喜悅心情…… 當我們并排走在人群之間, 手自然搭在你肩,你摟住我的腰, 你是那么嫵媚,溫柔…… 緣份的天空, 美麗的夢想, 世界因為有你,而變得不同…… 我的心, 已被你深深感動, 再想無動于衷已經(jīng)沒有用。 你的手,如同在我掌中, 好想一輩子緊握, 不會把你放松…… 我要真心謝謝, 因為有你, 我的天空更加蔚藍,絢爛多姿, 因為有你, 如陽光溫暖了大地,四季如詩, 遠方明媚,山河壯麗。 因為有你, 我的未來,夢想成真, 美麗所致,皆可所愿…… 作者:劉天德,筆名:光磊 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機關(guān)黨委書記,現(xiàn)任局指揮中心臺長、局文聯(lián)主席,安徽省、全國公安作家協(xié)會會員。先后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文200余篇,其中30余篇獲獎。先后入選《中國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文匯》《中國奇案紀實》《中華大地之光》《共和國之盾》《調(diào)查與研究》等刊物,出版長篇小說《愛情日記》《警徽閃爍》《高墻內(nèi)的女人》3部,電視劇本《父愛》擬由公安部文化局出版,均獲國家著作權(quán)專利。第三屆文學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優(yōu)秀作家。最近又榮獲第二屆世界華人文學獎?中國年度獎——《高墻下的女人》(長篇小說)、優(yōu)秀電影劇本獎——《父愛》(文學劇本)等。2023-10-19
-
酈道元文學院簽約作家|?曹承敏曹承敏,女,1950年1月出生,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曾任大港油田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組織部長,天津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大港區(qū)政協(xié)常委,愛好文學,現(xiàn)任天津久萍詩社秘書長。 近幾年作品《光榮在黨五十年》刊登在天津《支部生活》,散文《又到槐花飄香時》《大麥熟花開》和詩作《軍裝》刊登在《瞭望中國新媒體》散文《老屋》、詩作《夕陽贊歌》《人間四月天》《落葉》等十余首詩刊登在《南國紅豆詩刊》上。同時有機會兩次走進天津經(jīng)濟廣播電臺。 《又到槐花飄香時》 日子過的淡淡的,心田也在長久的平淡中保持著一種寧靜。 落了一夜的蒙蒙細雨。早晨,在漸漸的清寒中,突然覺得心之湖水泛起一層漣漪,卻原來是一縷很熟悉且又久違了的馨香撲進了鼻孔。 抬眼尋望,真的是路邊的槐樹開花了?;ㄩ_得盡管不多,但對我來說這縷淡淡的花香,就像久未沾唇的香醪醉倒了心扉。 驚喜槐樹開花了,也許這驚喜更近乎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亦或是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戀舊。 伏倚在樹干上,悄悄地用鼻子使勁地吸,讓清淡的槐花香直沁心脾。幾滴略感冰冷的水珠落在臉頰上,涼滋滋的好愜意。望著遠處雨后蒼蒼茫茫的荒原,我禁不住又想起了心底的那棵歲月滄桑的老槐樹。不知老樹今日活得可還好?可還有那么多像葡萄一樣一串串掛滿枝頭的槐花么? 唉,那棵離我而去太遠太久了的老樹。 那是五十年代初,隨著爸爸工作的變動,我家由舊居搬到市郊一個熱鬧的小鎮(zhèn)。單位沒有房子,只好在一處院落里臨時租了一間院主人的東廂房來住。 院子很大,除了一些柴草雜什外,顯得空蕩蕩的。偶爾有幾只小麻雀嘰嘰喳喳地落下,又被房東家跑來的母雞驚飛出了院墻,小院又是一片寂靜。 也許是因為環(huán)境的陌生,或許是這院落過分的空寂,我顯得好孤獨,也好寂寞,甚至還有幾分抑郁。 那時我總是坐在小板凳上,呆呆地凝視著那棵老槐樹。我覺得好怪,偌大個院子就這么棵樹,卻又偏偏長在東廂房門前。也許因為這個緣故,我有了種一見鐘情的感覺。 每逢槐花盛開的季節(jié),那樹冠就成了雪白的花山,每一片花瓣都像一只香囊。整個小院彌漫在濃濃的花香之中,醉得人不敢吸氣,甜得人不愿大聲說話吵架。只聽得一片蜜蜂的嗡嗡聲在頭頂響來響去,響得讓人擔心從樹上落下一陣蜜雨來。 很難說清這棵老槐樹到底有多大歲數(shù)了,樹皮上留下難以盡數(shù)的皺裂。它的樹冠簡直就像一柄巨傘,遮住小院的半個天空。夏日里給了東廂房許多隱蔽,尤其坐在樹下時好不風涼。于是這大樹根下,就成了小院人們的洞天福地。 晚飯后,各家拎了涼席鋪在樹下或躺或坐。此時,跑了一天的孩子們終于安靜下來,各自依偎在父母身邊。大人們則搖著團扇,喝著茶水,山南海北地侃起大山來。 這是我最愜意的候,躺在席子上,將身子緊緊地貼著姥姥,從樹葉的縫隙里數(shù)著星星。這時的槐花已落得差不多了,偶爾還能見到零零落落的花掛在樹上,席子的周圍散落著星星點點的花瓣。我用雙手把它們歸攏在一起,捧起碎碎的花,嗅著它的余香,瞇縫著眼睛,開始把這玉琢般的槐花作了種種神話般的想象。我總覺得這槐花那么繁多,那那么清香,那么樸實,在鄉(xiāng)間田野又是那么的常見,一定是上天對平民的一種恩澤了。而這時,姥姥常常是揮動著大蒲扇,替我驅(qū)趕著蚊蟲,偶爾她還會哼上幾句誰也聽不大明白的小調(diào),在小調(diào)和槐花的清香中,我漸漸入夢。 當然,那槐樹除了給過我許多愉悅外,也給過我一些失落和煩惱。畢竟那槐花十分誘人,取一串插在頭上,那花串隨了身子的走動在頭上顫顫巍巍的,很是有趣。倘若取一、二枚花瓣放在嘴中慢慢咀嚼,則會滿口生香,并有種甜滋滋的味道。 為此,我們幾個孩子常舉著竹竿笑鬧著夠打一些槐花下來。也每逢這個時候,房東,一個很老又纏足的女人便會跑出正房來,嘴里罵著一些不堪入耳的鄉(xiāng)間俚語,怒氣沖天的追趕著我們。這房東女人平時對我們挺不錯,只是院中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根柴禾也是不準別人碰的。 小伙伴們一哄而散,我跑進自家的東廂房,隔著門縫望她貓著腰拾取地上的槐花。我心中怪她太吝嗇,滿樹的槐花又何必如此呢?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卻一直忘不掉空蕩蕩院落中的那棵老槐樹,不知現(xiàn)在它是否又開花了;也牽掛著那個房東老女人,她可能早已謝世,我卻未能在她的靈前獻上一串槐樹花。2023-10-19
-
于春生|安陽研修:收獲滿滿 桃李芬芳酈道元文學院首屆作家高級研修班在安陽舉辦 2023年10月11日至15日,酈道元文學院首屆作家高級研修班暨中媒文化藝術(shù)交流工作委員會高峰論壇在河南省安陽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喜聚古都,文化尋根,文學研修,實地采風,收獲滿滿。 研修會上,文學泰斗、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人民日報》社高級編審、著名作家石英先生,為與會學員作了《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散文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講座。他以樹立人間正氣,提高寫作水平為主線,以感恩為本心,結(jié)合生活閱歷、文學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及創(chuàng)作感悟,就寫生活和寫思想、寫作技巧探討、寫作側(cè)重點等三個方面展開演講。他提出要寫那些自己熟悉的、感觸深刻的事情,寫作要真心、真情、真實。尤其在教學互動階段,石老就學員提出的“如何提煉主題”“文章怎樣開頭”“如何寫好結(jié)尾”等問題,即席為學員答疑釋惑,不斷將研修會推向高潮。與會學員深有感觸地說,石老的講話立意高遠,精彩生動,講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石老不僅講得好,而且做得更好。他處處事事以文學事業(yè)發(fā)展為重,課堂上,高屋建瓴,侃侃而談;課余間,與學員促膝交談,指點迷津。 為了到安陽授課,已是九十歲高齡的他,凌晨起床,洗漱就餐后,趕乘北京市第一班公交車去醫(yī)院,看望服侍住院的耄耋老伴。午飯后,只身一人又急匆匆趕往北京火車站,乘坐高鐵奔赴安陽。按說,石老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離休干部、高級編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論年齡、資歷、級別,完全可以由單位接送。但石老不擺譜,沒架子,不給組織添麻煩,盡管年事已高,仍然只身往返。這種高尚的品德,廣博的學識,善良的心地,豁達的個性,讓眾學員無不為之敬仰感動。 一片甲骨驚天下,千年漢字貫古今。安陽是甲骨文最早出土的地方,研修班全體學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該館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宏大的規(guī)模,嚴謹?shù)牟季?,鮮明的建筑特色,讓人驚嘆震撼。步入展廳,學員們深情凝望著那一片片泛黃的、包漿厚重的甲骨,仔細端詳著那一個個刀刻的、古拙的文字,仿佛在與華夏先民進行著心靈的對話與溝通。甲骨文是中國漢字的源頭,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每一片甲骨,每一個文字,都是中華先民心血的凝聚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中華歷史步入文明的重要標志,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和加速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當今,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體系,歷經(jīng)三千年演變而不斷延續(xù)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歷史最長,且傳承有序、博大精深的文字體系。伴隨著祖國的日益強盛,一個學習中國語言文字的熱潮正在世界各國蓬勃興起。我們?yōu)橹湴僚c自豪。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是諸位學員向往已久的文化圣地。參觀過程中,恰遇一位微信號為“老漁翁校長”的導(dǎo)游,退休前他是人民教師,退休后加入了志愿者導(dǎo)游隊伍。他滿懷著對古都的深情,向我們講述了殷墟古都那遙遠的過去:殷墟都城三面環(huán)河{洹河},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和洹河商城遺址等組成。殷墟遺址出土的文物種類繁多,殷墟車馬坑是華夏考古發(fā)掘的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殷墟甲骨窖穴是中國最早的圖書館與檔案庫。殷墟遺址共出土甲骨文15萬多片、青銅器四千余件、玉器、陶器、石器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展區(qū)內(nèi)展示的甲骨文、青銅器等藏品,造型精美,工藝精湛。尤其是鎮(zhèn)館之寶——青銅司母戊鼎,造型龐大雄渾,紋飾精美絕倫,是古代科技與藝術(shù)、雕塑與繪畫的完美結(jié)合,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最高水平。殷墟,具有都市、文字、青銅器三大文明要素,是華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有力見證。 紅旗渠,名揚四海,蜚聲中外。到紅旗渠參觀采風,是大家期盼向往的地方。汽車沿著崎嶇蜿蜒的山道前行,我們首先參觀的是紅旗渠博物館,眼望那掛在墻上的鐵錘、鋼釬,凝視那一幅幅記載著林州人民戰(zhàn)天斗地的照片,大家無不為林州人民不認命,不服輸,敢于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所感動。為了解決吃水困難,20世紀60年代,林州(縣)人民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該工程自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時間,參建村民近10萬人。共削平1250座山頭,架設(shè)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干支渠全長1500余公里。 紅旗渠,是英雄的林州(縣)人民,使用最簡易的工具,在極端艱險的太行山腰間開鑿修建的引水渠道,工程浩大,條件艱苦,撼天動地,世人驚嘆,被譽為“新中國奇跡”“世界第八大奇跡”。林州(縣)人民用鮮血、汗水凝聚而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世代傳頌,永放光芒。 古城安陽,擁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研修會期間,全體學員深入杜莊古鎮(zhèn)狀元村——杜村采風。該村將文化建設(shè)納入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將安陽地方文化融入杜莊文化血脈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到醉美杜莊,享和諧玫(瑰)好”文化。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安陽縣環(huán)境先進村,安陽縣“十佳”黨支部,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 文學泰斗石英,德高望重,德藝雙馨,拜石老為師,是學員們的共同心愿。在狀元村的狀元第,舉辦了隆重的石英收徒拜師儀式。眾弟子表示,將謹遵師教,情出本心,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為繁榮我國文學事業(yè)作出應(yīng)有貢獻。 研修會期間,與會學員走進安陽豫北釀酒廠采風,探訪千年瓊漿“洹河玉液”。身材魁梧、氣質(zhì)儒雅的李文龍廠長,談起古都安陽的酒文化,如數(shù)家珍,滔滔不絕:安陽釀酒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殷墟甲骨文“酒”字的出現(xiàn),即古都釀酒歷史悠久的見證。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酒爵、酒尊,以及“周文王飲洹演繹”等,充分證明殷商時期,洹河岸畔釀酒業(yè)已十分發(fā)達,古都飲酒之風極為盛行。伴隨著歷史車輪的輾轉(zhuǎn),如今的安陽豫北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將酒文化與甲骨文底蘊相結(jié)合,堅持“規(guī)規(guī)矩矩生產(chǎn),實實在在釀酒”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理念,既有五糧工藝的核心技術(shù),又秉承三千年老酒的釀造基因,生產(chǎn)的“洹河玉液”,以其“窖香濃郁、綿甜爽口、口味醇厚、香味諧調(diào)、尾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著稱于世,多次榮獲豫商大會河南特色產(chǎn)品金獎等榮譽?!颁『佑褚骸币殉蔀榘碴柕囊粡堨n麗名片。 游太行山水,品洹河玉液,尋漢字之根,鑒殷墟文化。安陽研修,收獲滿滿。研修會尚未結(jié)束,諸位作家早已激情難耐,詩興大發(fā)?;蚋吒柙來灒虻鸵鳒\唱,充滿著濃濃的情,蘊藏著深深的愛。筆底生花,佳作頻出,猶如滿園春色,芬芳璀璨。2023-10-19
-
《中國現(xiàn)代文化》雜志社編委——王斌王斌,男,漢族,筆名,索南達吉,1958年生人,北京戶籍,《當代作家》十佳作家。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退休干部,大專文化,中共黨員,高級會計師。1978年鐵道兵服役,多次受到嘉獎,兩次榮立三等功。曾從事央企財務(wù)、審計和黨務(wù)工作;北京國信金控集團副總經(jīng)理兼財務(wù)總監(jiān),民企建設(shè)集團高管。被評為十六局集團公司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企業(yè)文化先進個人,優(yōu)秀工會干部,中國鐵建先進審計工作者,河南京石武客專優(yōu)秀黨務(wù)工作者。曾兼任中央財經(jīng)大學《21世紀的中國:金融證券與中國經(jīng)濟》編委會副主任。中國鐵建十六局《財會交流》內(nèi)刊主編。多篇經(jīng)濟及政工論文獲獎,部分被《中國當代思想寶庫》收錄。近年多篇散文、詩歌獲“光大杯”、“長江杯”文學作品遴選一、二、三等、銀、銅和年度優(yōu)秀作品獲,分別發(fā)表在《當代作家》、《今日頭條》、《當代精英文學》、《鄉(xiāng)愁文學》、《生活短笛》。 本人座右銘:“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樂觀向上地熱愛生活,真誠坦蕩地結(jié)交朋友”。 作品賞析 蝎子蓮花開了 ——憶母親 作者:王 斌 媽,蝎子蓮花開了…… 母親走了,走的是那么的快,走的是那樣的安祥。 艷玲和往常一樣,下樓走到母親的屋前輕手輕腳地把門打開,猛然間,艷玲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母親最喜愛的那盆還在客廳陽臺下原地擺放的蝎子蓮花開了,不知道是母親走的早,還是蝎子蓮花開的晚,早開三天或母親晚走三天就能看到那它了,艷玲恨上帝為什么不多賜予母親三天的生命,艷玲恨蒼天為什么不讓那盆蝎子蓮花提前三天開放,失聲痛哭起來…… 母親喜歡蝎子蓮花是因為她一年四季常青,特別是在萬物凋零的秋冬季節(jié),它也依然保持往日的英雄本色。母親的性格也像蝎子蓮花,在艷玲記憶中,母親的一生從未有過愁容,從未見過母親流過傷心的淚,總有一顆不老的心。 母親30年代出生在戰(zhàn)亂動蕩的東北農(nóng)村,經(jīng)歷了世態(tài)炎涼,貧病交迫的磨礪,練就出了柔中帶剛的特有的東北女性堅毅性格。母親是一個漂亮美麗而又進步的青年,20歲便參加了工作,在中國最早從事鐵路控制設(shè)備生產(chǎn)的沈陽鐵路信號廠當鑄工,在廠內(nèi)與同鄉(xiāng)年長一歲的父親情投意合,喜結(jié)良緣。1965年因工作需要隨父親調(diào)到西安鐵路信號廠,1972年父母又同時調(diào)到60年代末鐵道部成立的全路第一家生產(chǎn)電線電纜專業(yè)工廠工作。她們從東北平原的沈陽,到秦嶺山脈的天水,環(huán)境的改變卻沒有改變堅韌不拔的意志,沒有改變對家庭的責任和溫曖,一干就是一輩子,一直干到退休。她們不但是廠里的勞動能手,人人夸獎的模范,街坊鄰里和諧相處的榜樣,更是艷玲兄妹們學習的楷模。 父母一共生了艷玲兄妹四個,艷玲排行最小,是唯一的女兒,是一個愛唱愛跳的小棉襖,因此也得到了母親的特殊寵愛,艷玲對母親也有著特殊的感情。 母親非常珍惜和熱愛她的那份工作,從不遲到不早退。上班是廠里的好工人,下班是父親的好妻子,艷玲的好母親。微弱的燈光下,常??吹侥赣H為兄妹們縫補衣裳,為父親打毛衣至深夜。艷玲兄妹四個都是由母親親手拉扯大的,從沒聽過母親叫聲苦,說聲累,也從沒看見父母打過架,吵過嘴。父母收入雖然不高,但家里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母親特別節(jié)儉,衣食大都用在了艷玲兄妹身上,兄妹們在父母的呵護疼愛下,在這個溫馨的充滿父愛母愛的家庭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 母親是鼠年小雪季節(jié)后的第三天入院的,檢查后醫(yī)生告訴艷玲和哥哥們說是膽結(jié)石,但因86歲的母親年事過高,引發(fā)老年多種多發(fā)病癥,不易做手術(shù),艷玲兄妹和家人商量后便將老人接回了家中治療。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刻,母親的病痛無時不牽動全家人的心。 2014年的一個夜晚,母親因腦梗入住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艷玲和哥哥們千呼萬喚硬是從閻王爺那里拉了回來。后母親又右眼患白內(nèi)障,因手術(shù)失敗視力降低到0.5,無法清楚地看到這美麗的世界和親人的面孔,有人說這是一起醫(yī)療事故應(yīng)該起訴,善良的母親凡事都為別人著想,生怕當事人養(yǎng)家糊口的飯碗砸了,自己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眼病的傷痛,這是艷玲和哥哥們的終身遺憾。無奈,艷玲隔三差五就會把母親扶上手推車外面見見陽光,曬曬太陽,母親高興的殷笑貌始終浮現(xiàn)在艷玲的眼前。 這一次,艷玲清晰的記得,她躺在手推車上握著艷玲的手,用微弱的聲音、用祈盼的眼神看著艷玲,讓艷玲找大夫給她吊水止痛,那表情定格在艷玲的腦海,媽媽,女兒艷玲是多么想能為您分擔一點病痛啊…… 父親用擅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母親的額頭,母親用最大的力氣睜開雙眼看看這相濡以沫的老伴,看看這三三倆倆的模糊不清的人群…… 艷玲慈祥的,善良的,親愛的母親走了,走的是那么快,走的是那樣的安祥。 艷玲曾幾何時從夢中哭醒,母親說,女兒別哭,媽媽是來另一個世界了,媽媽來天堂了,天堂沒有病痛,孝順的兒女是聽話的,可是,可是,艷玲想媽媽呀…… 媽媽,艷玲不哭,可就是,可就是走到家門口,艷玲再也不會看到滿頭銀發(fā)一臉慈祥笑容的您,再也不能和您說說知心話兒,給您洗洗頭,泡泡腳了,撒撒嬌了…… 媽媽,艷玲會經(jīng)常給那盆您最喜愛的蝎子蓮花澆澆水,培培土,讓花開得更濃更旺,您安息吧!2023-10-18
-
【校園風采】呂釩熙:聽聽,四季的聲音河南省安陽市東南營小學 三(三)班 呂釩熙 聽聽, 春的聲音, 小溪歡快的歌唱, “叮咚” 是與大海見面的歡笑。 聽聽, 夏的聲音, 知了的鳴叫聲, “知了” 是給大樹唱的歌曲。 聽聽, 秋的聲音, 石榴綻開了笑臉, “啪啪” 是召喚我們快來品嘗。 聽聽, 冬的聲音, 北風呼呼的刮著, “呼呼” 是和雪花跳舞的伴奏。 四季的聲音, 在春天的溪流中, 在夏天的蟬鳴中, 在秋收的喜悅中, 在冬天的雪舞中, 四季的聲音, 在每一片葉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一顆顆豐收的果實里。 聽聽, 四季的聲音, 從遠方悄悄的來, 在身旁匆匆的去, 讓我們停下腳步,聆聽四季的聲音。2024-08-30
-
劉運德 | 岳母的笑容岳母的笑容 作者 / 劉運德 岳母的遺照,滿面露出溫馨的笑容 在我的一生經(jīng)歷中,感受最深的是母親對子女的愛像水一樣柔情。而使我永遠不能忘懷的,是岳母那慈祥的笑容。 岳母生活在農(nóng)村家庭。她的前半生,是與岳父從苦水中度過的。家庭的困境,五個子女的拖累,磨礪出岳母那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特別是新中國成立那年,岳父、岳母有了我愛人張玉英這位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兒,這對兩位老人來說無異是喜上加福。因此,從愛人記事的那天起,看到的都是父母親和哥嫂們對她的關(guān)心、愛護,特別是母親那善良、可親的笑容,更是牢牢印在她的腦海中。 愛人與我多次講起1960年春天的經(jīng)歷,全國遇到自然災(zāi)害,人民生活陷入了空前的困難之中。加之燒大鍋飯,吃大食堂,每人每餐只供應(yīng)一個紅薯面加野菜做的窩窩頭和一碗能照見人的湯水。她那時剛剛10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很大,經(jīng)常餓得肚子“咕咕”叫,更何況干著活的大人?但是,母親為了照顧她,每餐都把自己的那個窩窩頭掰給她一半,自己多喝點水來充饑。當母親看到她那狼吞虎咽的樣子,自己雖然餓著肚子,但臉上仍露出滿足的微笑。從那時起,愛人才真正懂得什么是最偉大的母愛!什么是母親對子女最無私的深情!每當她回憶起這件事,淚水止不住奪眶而出,心中對母親充滿崇高的敬意! 1963年的冬天,岳母跟隨三嫂在陳老莊小學照顧孫子榮華(學名張偉),因為路途較遠,加之那時交通不便,岳母又是小腳,好幾個月都沒回家,小時的張玉英時常為想念母親而流淚。就在除夕那天下午,母親頂風冒雪,以她那雙小腳步履蹣跚地走了10多里冰雪路面回到家里。當張玉英見到母親,心情格外高興和激動。但又看到母親那雙腳全被冰雪濕透,凍的發(fā)抖,心里又十分難過,雙手抱著母親的腿哭了起來。然而,母親看到她那幼稚可愛的樣子,沒來得及換鞋,緊緊把她摟在懷里,不停地親著的她臉,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這一幕情景,充分顯示了母親對子女純真的摯愛,使張玉英永遠不能忘記。 岳母與女兒張玉英(我愛人)生前合影 1976年春節(jié),我和愛人張玉英結(jié)了婚。由于我們是同學,相互之間比較了解,盡管家中出現(xiàn)一些困難,但生活還算幸福。岳父、岳母對我們的婚姻十分滿意。特別是岳母,對我就象親兒子一樣。每次我和愛人回家看望她和岳父,岳母都樂得臉上開了花,又是端洗臉水,又是倒茶,并叫來四個兒子,安排他們分別趕集割肉、在家殺雞、下地拔菜、打掃衛(wèi)生等,四個兒媳分工做飯,有的炒菜,有的搟面條、蒸饃,有的燒鍋,忙得不亦樂乎。有時我和愛人過意不去,想幫助岳母干點活,她都不讓做,使我們非常感動。愛人時常跟我講,他對父親感受最大的是那堅強的性格,對母親印象最深的是那和藹的笑容。 岳母的堅韌和對我們的愛,還表現(xiàn)在她與病魔的長期斗爭上。由于長年的吃苦和勞累,岳母從中年起身體就傷病交加,先后患了胃炎、關(guān)節(jié)炎、膽囊炎、支氣管炎、肺心病等,疼痛難忍,長年打針、吃藥。因為我愛人在市醫(yī)院工作,對護療知識比較熟悉,對母親生病的照顧也就多些。多少次病情危??杉?,請鄰居醫(yī)生及時搶救才起死回生。看到岳母每天被疾病折磨得楚楚可憐的樣子,我和愛人、哥哥、嫂子也時常心如刀絞,潸然淚下。但岳母為了不讓我們分心和難過,百折不撓,吞聲忍淚。有時疼得渾身冒汗,仍堅持不吭一聲。 特別是后來岳母又患了脈管炎,兩只小腳腫得象紫茄子,10個腳趾先后爛掉,疼得更是痛不欲生,長年在三哥家臥床不起。有時我們因上班不在岳母身邊時,她疼得在床上來回翻滾,有時頭往墻上撞。但當我們和孩子們一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就又立刻忍著疼痛,臉上露出強顏歡笑。每當我和愛人看到這些,都心痛的瑟瑟發(fā)抖,從內(nèi)心更敬佩岳母的堅強、偉大!就這樣,在岳母與病魔頑強斗爭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她的生命又延長了10年,我們這個大家庭也因此兩次榮獲“安徽省五好家庭”的光榮稱號。 岳母(中)生前與孫女張利華(右)、張穎華(左)合影 岳母逝世20余年了,每當清明、陰歷十月我們?nèi)仪巴沟丶赖?,仿佛岳母那溫馨的笑容又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回憶岳父、岳母在世時的生活情景,懷念已故的所有親人們!愿岳母對我們的愛情和笑容永遠留在全家人的心中! 作 者 簡 介 劉運德,筆名,文武,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退休干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協(xié)成員,“中國當代實力派”優(yōu)秀作家,《中國現(xiàn)代文化》雜志、“酈道元山水文學院”簽約作家,南國文學社副主編,《青年文學家》南國文學會作家理事,《文筆精華》研究會特邀會員。先后有500余篇詩、文在國家、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其中80余篇獲獎。出版《劍與盾》《警魂》《忠誠》三部選集。2023-10-06
-
王瑞喜|《醒來2》觀后淺談這部電影雖不是重大題材,卻有重大意義。它的價值不亞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词巧铑}材,反映兒女情長,從一般家庭生活到工作與事業(yè)的糾葛,人物與事件,就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一般人的生活“瑣”事。為啥卻似一聲春雷爆響,震撼人心,影幕上人心滴血,而座席上也是淚海淹沒了芳心,揪心似撕心裂肺,因為它撕拉硬扯了人的軟肋,觸動了人的心底傷痛,引發(fā)了所有觀眾沉重的共鳴。這不正是本影視的重大價值所在嗎? 它是一面巨大的社會生活反射鏡,折射出眾人群體的痛處,深深揭示了社會隱痛,并讓人們深深反思,若孝道不興,則預(yù)示了幾十年之后的未來社會,可能會有人性災(zāi)難威脅人類的和諧平安。其中每一個主人公都是一面鏡子。 主人公徐麗麗,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面照“妖”鏡。她想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這有錯嗎?貌似好心無錯,其實是“失道”之錯。她有一句座右銘,“人缺啥都可以,就是不能缺錢?!边@是當今社會上很普遍的價值觀,也就是扭曲了人性的價值觀。依她的觀點推演,錢可以代替一切;或者說,有了錢就有了一切。真是這樣嗎?當她舍命去追錢時,與青梅竹馬的丈夫,分道揚鑣了;生母求她去醫(yī)院檢查病時,她卻說等她“掙錢”回來再去,結(jié)果媽在災(zāi)禍齊降時永別了一心一意牽掛的家;嬌兒獨子,在冷酷無情的家中漸趨抑郁,她為了生意,怕兒子拖累自己,竟然把兒送到了遠離家庭的寄宿制學校,隔斷了親情撫慰,以致兒子欲跳樓自絕于母;對親舅公的孤兒也是“提錢絕親”;對單位自己的屬下,更是她賺錢的機器,冷若冰霜,一句話能把人給咽死。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她本不是這樣的“水火無情”,是什么樣的邪力把她的靈魂給扭曲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她在成人之初,初性是本善的。其父臨終囑托時,她曾信誓旦旦對父表達,會終身照顧好其母的,可為錢而讓母死于非命;她與丁一凡的結(jié)合,可也是純潔無瑕的真愛呀!也是因為錢,觀念相左而決然分手了。就像那次同學聚餐時,“光頭”用車、房、錢奚落嘲諷、且誘惑她時,她摔下飯錢,忿然離席揚長而去,那時的她出淤泥而不染,高風亮節(jié),令人肅然起敬。世態(tài)炎涼她不動聲色,為啥后來竟冷若冰霜冷酷無情呢?人性的扭曲,價值觀的偏失,根因是啥? 我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底線沒有守牢。在風雨飄搖之中,左右搖擺,定盤心、壓艙石被挪動了,重心失衡,故方向就迷失了。牽系人心與家庭平衡有兩條線,其一是親情,其二是錢。錢是家庭生活的物質(zhì)基礎(ch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扭曲人的心靈。見錢眼開,徐麗麗就是錢遮蒙了雙眼,而變態(tài)了。進一步思考,錢不是萬能,更代替不了親情。一味求錢,擱置了親情,就會讓家失去了平衡,且災(zāi)害橫生。徐麗麗的經(jīng)營之道,就是非常典型的敗家之道。在金錢橫流的世風甚囂塵上時,這樣的家庭悲劇會風靡一時。這也就是《醒來2》的重大社會意義所在。 《醒來2》讓人心靈滴血時,還給人一個重大啟示。在家庭教育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眾多家庭所向往,也是眾多家庭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像本劇中麗麗的發(fā)小摯友,盡管母親日日夜夜哭求,女兒還是國外定居去追逐自己的事業(yè)與幸福了,而置家親于不顧。無獨有偶,更為普遍的是,山溝里飛出金鳳凰,貧家子女從勒緊褲腰帶的家中脫穎而出,身居鬧市,而雙親仍在原地苦度,孤獨終老,又有幾家與其父母共享天倫之樂呢?養(yǎng)兒防老的古訓多有變味之丑象,這問題咋能兩全齊美呢? 《醒來2》也給了人們一個“模板”:一個孝字全家安。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即使遠在海外,或近在咫尺,只要真孝一一純潔之孝,距離感會被親情所縮短為零,困難沒有辦法多。真心,真情,真孝,在當今高科技時代的社會,盡孝還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除非虛情假意! 一部純生活影片,一架折射鏡子,是美是丑,是真是假,真善美,假惡丑,在滴血流淚的入戲中蕩盡丑惡,在柳暗花明的戲尾中脫穎而出,揚盡孝善。痛苦之淚、幸福喜悅都充分彰顯了此影視之崇高價值。 習總書記講,“不要在遙遠的距離中隔斷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遺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拼搏中忽略了真情。”這三句諍言,真是精典,恰如其分,精辟概括了此影之要旨。 《醒來2》萬歲! 作者簡介:王瑞喜,男,漢族,河南安陽人,本科畢業(yè)于河南師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師大發(fā)展心理學專業(y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催眠師,安陽市人大代表。1976年6月參加工作,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曾任教師、校長、副局長等職。 任職期間個人曾獲全國首屆中學明星校長、河南省教育廳民辦教育先進個人、河南省百名民主管理優(yōu)秀校長、河南省文明教師、安陽市骨干教師、安陽市優(yōu)秀教師、安陽市十佳師德標兵、優(yōu)秀人大代表、安陽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安陽市優(yōu)秀政治思想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所在單位多次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高中、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