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書法創(chuàng)新寶典——讀《百體書法概述》
更新時間:2024-08-30 關注:96
X一部書法創(chuàng)新寶典——讀郭謙《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隨感王 耀 東郭謙,著名的作家,書法家,筆名沙漠駱駝。他曾是人民日報《藝術》
?
一部書法創(chuàng)新寶典
——讀郭謙《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隨感
?王 耀 東
郭謙,著名的作家,書法家,筆名沙漠駱駝。他曾是人民日報《藝術》雜志的編輯,《作家報》副刊《藝術世界》主編.現(xiàn)為百體書法網(wǎng)總編、《作家報》副總編。近年來,他出版了不少圖書,他寫的《現(xiàn)代作家親緣錄》《走進文化名門》叢書、《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等幾部書影響國內外,他還寫了一些文學,散文方面的專著。不久前,還在北京和海門舉辦過“當代文化學者郭謙書畫展”。我在北京期間,和他合作過多次文學藝術方面的活動,他對文化的執(zhí)著追求是多側面、多角度的,令我十分敬佩,于是,我們結下了艱分難解的友誼。
最近,他寄給我一本新著《中國百體書法概論》,讓我十分吃驚。我知道他近幾年在書畫方面做出了新的創(chuàng)作與奉獻,特別在書法創(chuàng)作和理論上有不少獨特的建樹,這是文學藝術界少有的現(xiàn)象。當我細讀了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論》之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對百體書法的探索與解秘性極強,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書中對我國歷史上的百種書體,從血緣與發(fā)展的關系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與精彩的論述,?為當代書法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打開了一個無限璀璨的空間.這是一本書法愛好者深入學習和研究的知識寶典。
我對中國的書法也曾有過多年的執(zhí)著與愛好,在不少書體的創(chuàng)新上,也花費了不少心血,但往往很難打破習慣性的格局。所以,我認為要想使筆精入神,達到書法創(chuàng)作的極致,在不動聲色之中,能夠使筆法具有潛氣內轉,氣象雄渾,如秋空行云之勢,達到書法創(chuàng)作上的韻味無窮,就必須要勤學苦練,但我總感到氣力不足,有時甚至認為,眼前的美好與欠缺,就只差一步之遙了。但這次看了此書,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創(chuàng)作上,在書法理論的根基上,在通其意,明其理,悟其道上,還缺乏不少的知識性的功夫。
?(郭謙行書作品)
書法,實際是中華民族的文字學,它與中國的藝術美學是形神兼容的。特別是要研究今后要如何承傳我國古體書法的精粹,如何能在字體上觸摸出古人生命的脈搏,真是一種“易”中的不“易”。“變體”是中國人最美的靈思與技巧,中國書體是從象形上產(chǎn)生的,目前已呈現(xiàn)出了它的成熟與勃勃生機。如何能尋找出它內在的意蘊與情感,抓住它的時隱時現(xiàn),似乎成了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要明白,中國變體書法在歷史上走了幾千年,今天人們還在不停地研究,仿作,就是為了挖掘它無窮的新知。實踐告訴我們,歷史上每一次的創(chuàng)新和飛躍,都必須要回到漢字的源頭上,從源頭找到它創(chuàng)新的靈感。這種回旋式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啟示著人們要守住源頭,抓牢經(jīng)典,這才是獲取藝術生命新的生機,是點燃藝術創(chuàng)新火焰的最佳敏感點。
書法是反映生命的一種藝術,表達美感的一種載體。要想寫出它的個性、特色,必須要到未知的領域尋找新奇,找到它內在的潛在原理。這本書的特色就在這里,此書從書法的溯源上寫起,然后重點寫了百種書體的開創(chuàng)史、演變史、發(fā)展史,特別對當代新書體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上作了詳細地解秘。中國大量的漢字,書體是從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上產(chǎn)生的。它的美與奇是經(jīng)歷了圖畫、文字以及各種書體漫長歲月的磨礪而成熟的。它能吸引人去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并能夠指導書法藝術家打開新的視野,就是有了這種特殊的藝術結構和各種不同體的演變,通過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才顯示了它無盡的價值。此書從秦國“八體文”開篇,展示出的字與書體,均采用象形的、多變的形態(tài),展現(xiàn)著人們的生活起居,行為舉止,包括大自然現(xiàn)象、花草樹木、蟲與鳥獸,傳達出了漢字的生命信息,造就出了中國書法的寶貴元素,顯示出了智慧魅力與藝術的超強魔力。
?(郭謙大篆書法作品)
我國書法書體的玄妙與精粹,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神奇現(xiàn)象。它用我們民族的形體,顯示出了先人的獨特創(chuàng)造和審美見解,看似是各種形體的符號,實際是中華民族心性的反映。每種藝術形式的出現(xiàn),都是對人性的超越.書體的多變,產(chǎn)生出的神秘力量,更是妙不可言。今天我們站在它的肩上,登高望遠,會進入一種博大精深的神靈空間。多變的書體,有的像人,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表面看起來是不動的,其實它內在具有神氣。有一種物體的飛升與動感,閃耀著不同的飛翔要素,不停的呼吸著,躍動著,對歷史進行著一種引領風騷的交流與呼喚。先人雖然把它刻在石塊上、符節(jié)上,卻象是一盞盞指引靈魂前行的小燈。所以,作為現(xiàn)代的一個書法家,要想寫出好的書法,必須要打開自己的眼睛,用獨特的眼力進入書體的深處,識別藝術的內在精粹。
當你癡迷地進入一種新書體時,眼前會突然出現(xiàn)變幻莫測的景象。而高智商的發(fā)現(xiàn),會賦予你手中筆墨出奇的技能和神力,還能讓你感受到各種書體的音樂韻律與變奏,線條與線條之間會進入一種遼闊的時空感。所以說,我們今天來認知這些多變的書體,就是認知這些藝術的空間性、藝術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它會告訴我們藝生道,道生美,從而會達到一種尋幽探勝的效果。古人說:字為心畫,就是說,心即是藝術的靈感、氣質、情操的發(fā)源地。書法就是這樣由外形轉為內心創(chuàng)造,再由內心創(chuàng)造出藝術的新、奇、異的道路。
?(郭謙鳥書作品)
這本書的奇特之處,還在于它能喚醒我們對藝術的視覺與敏感性。人生在天地之間,你抬頭看天,天象時刻在變,你再看地,層層色調起起伏伏;眼前的道路,斷而復連,窮盡了的地貌的曲線,有深塹、有奇觀,突兀著意想不到的奇山異水。有了天地之間這種陰陽莫測的變化,就產(chǎn)生了一個個精彩的鏡頭。此時,你再來看眼前的各種書體,寧靜的線條就會出現(xiàn)天地之靈氣,還會顫動起美妙的琴弦,撥動著你的心靈,展示出藝術的風度、威勢、高貴與美麗。這就是我們研究這些古體書體、現(xiàn)代書體的神秘力量。從現(xiàn)實的書法創(chuàng)新實踐看,有不少書法大家都具有這種風度,但也有不少書法家,視野受一些局限,字在天天寫,卻很難達到一種高度。從歷史的經(jīng)驗角度看,任何書法家,只有打開自己的敏感區(qū)域,找到對某種藝術風格的焦點,才能提煉出比一般創(chuàng)作更加深刻的要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磥?/span>,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要確定好自己的藝術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有比較才有鑒別,一個成熟的書法藝術家只有閱覽過各種各樣的書體,精讀細研,爛熟于心,書思才能紛踏而來,才能使手中的字體,向著自己藝術追求的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這本書,展示出了我們平常很難見到的新奇元素。書在中間部分,重點寫了五大書法體系的演變史,看了這些演變史,就會明白這么多的書體是如何夸張、新異、虛幻的。總之,它們是在不停地將結構脫離常規(guī),不斷地創(chuàng)造它的奇趣。縱觀幾千年的文化史,留給我們的書體,不要認為它們是一成不變的。例如篆體,它起源于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等多種文體,因此才形成了在我國五千多年歷史上,使用最長的,最為歷史認可的書體,實際它具有漢字母體的因素。有了這個篆體,才產(chǎn)生了大篆和小篆,逐步形成中國漢字書體上的各種書體。小篆與大篆相比,線條比較圓勻,字體是長方型的,于是才奠定了漢字的方塊基礎。從大篆變?yōu)樾∽侵袊淖质飞系膭潟r代性的變革,有了它的變革才有隸體字的出現(xiàn)。隸書從篆體上刪繁就簡,去粗存精,是字形結構的一大飛躍。隸書較之篆書更有助于辨識和書寫,比小篆字形有了更顯著的變化。它很快在小篆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出了楷書,楷書始于漢末盛行于魏晉,這種字體更趨于簡便、易認、易寫,并且很快成了官方確認的字體。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漢代,在楷書的演變中它又孕育出了行書和草書,從此在中國的書法史上出現(xiàn)了光照千古的行草與大草,產(chǎn)生和出現(xiàn)了書圣王羲之、亞圣王獻之、書神顏真卿等一座座高峰。
?(郭謙廋金體書法作品)
我們必須明白中國書法藝術的成熟,有著幾個重要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時期:一是殷商至漢的萌發(fā)時期,二是晉與南北朝至隨唐的明朗時期。在這些時期我國書法分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境界,同時涌現(xiàn)出王氏、衛(wèi)氏、謝氏、庾氏書法大家族,出現(xiàn)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歷史上顯赫的大名家,正是這些名家及家族,開創(chuàng)了書法文化的意趣之道。
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藝術家如何進入一種神秘的藝術創(chuàng)新之路。那就是要真正地認知眼前的漢字,擁有一雙能認識世界的眼睛。一旦你懂得了文字是如何變化的,書體是如何演變的,那你就步入了藝術之門。譬如,漢字中有一個“找”字,“找”字就是對任何事物的探秘,如果在“找”字上方多加一個點,這個“找”字就變成了“我”。如果我們研究這本百體書法概論時,也同樣加上一個“我”字,既注入一種自我的意識,也就是在你書寫自己的字體時,有了個性的特色,也許你會在一瞬間超越自我,而成為一個書法新高峰。歷史的新書體不斷產(chǎn)生,走向繁榮,造就了中國書法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我國書法文化廣采博取,承上啟下,多體并存,顯示出其厚重悠遠、博大精深。
?(郭謙蝴蝶體書法作品)
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的出版發(fā)行,是當下書法界的一件盛事,也為當代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本難得的創(chuàng)作導書。我們可以在自己前行的基礎上,以此書為鑒賞,多融、協(xié)調、破殼,多煉提純,廣學博取,從而可以進一步打造出自身書法藝術的新與奇,開拓出一個嶄新階段,這才是走出固境轉入澄明之境之舉。
一部書法創(chuàng)新寶典
——讀郭謙《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隨感
?王 耀 東
郭謙,著名的作家,書法家,筆名沙漠駱駝。他曾是人民日報《藝術》雜志的編輯,《作家報》副刊《藝術世界》主編.現(xiàn)為百體書法網(wǎng)總編、《作家報》副總編。近年來,他出版了不少圖書,他寫的《現(xiàn)代作家親緣錄》《走進文化名門》叢書、《影響中國的文化世家》等幾部書影響國內外,他還寫了一些文學,散文方面的專著。不久前,還在北京和海門舉辦過“當代文化學者郭謙書畫展”。我在北京期間,和他合作過多次文學藝術方面的活動,他對文化的執(zhí)著追求是多側面、多角度的,令我十分敬佩,于是,我們結下了艱分難解的友誼。
?
?(郭謙出版的12本圖書)
最近,他寄給我一本新著《中國百體書法概論》,讓我十分吃驚。我知道他近幾年在書畫方面做出了新的創(chuàng)作與奉獻,特別在書法創(chuàng)作和理論上有不少獨特的建樹,這是文學藝術界少有的現(xiàn)象。當我細讀了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論》之后,發(fā)現(xiàn)這本書對百體書法的探索與解秘性極強,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書中對我國歷史上的百種書體,從血緣與發(fā)展的關系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與精彩的論述,?為當代書法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打開了一個無限璀璨的空間.這是一本書法愛好者深入學習和研究的知識寶典。
我對中國的書法也曾有過多年的執(zhí)著與愛好,在不少書體的創(chuàng)新上,也花費了不少心血,但往往很難打破習慣性的格局。所以,我認為要想使筆精入神,達到書法創(chuàng)作的極致,在不動聲色之中,能夠使筆法具有潛氣內轉,氣象雄渾,如秋空行云之勢,達到書法創(chuàng)作上的韻味無窮,就必須要勤學苦練,但我總感到氣力不足,有時甚至認為,眼前的美好與欠缺,就只差一步之遙了。但這次看了此書,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創(chuàng)作上,在書法理論的根基上,在通其意,明其理,悟其道上,還缺乏不少的知識性的功夫。
?(郭謙行書作品)
書法,實際是中華民族的文字學,它與中國的藝術美學是形神兼容的。特別是要研究今后要如何承傳我國古體書法的精粹,如何能在字體上觸摸出古人生命的脈搏,真是一種“易”中的不“易”。“變體”是中國人最美的靈思與技巧,中國書體是從象形上產(chǎn)生的,目前已呈現(xiàn)出了它的成熟與勃勃生機。如何能尋找出它內在的意蘊與情感,抓住它的時隱時現(xiàn),似乎成了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要明白,中國變體書法在歷史上走了幾千年,今天人們還在不停地研究,仿作,就是為了挖掘它無窮的新知。實踐告訴我們,歷史上每一次的創(chuàng)新和飛躍,都必須要回到漢字的源頭上,從源頭找到它創(chuàng)新的靈感。這種回旋式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啟示著人們要守住源頭,抓牢經(jīng)典,這才是獲取藝術生命新的生機,是點燃藝術創(chuàng)新火焰的最佳敏感點。
書法是反映生命的一種藝術,表達美感的一種載體。要想寫出它的個性、特色,必須要到未知的領域尋找新奇,找到它內在的潛在原理。這本書的特色就在這里,此書從書法的溯源上寫起,然后重點寫了百種書體的開創(chuàng)史、演變史、發(fā)展史,特別對當代新書體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上作了詳細地解秘。中國大量的漢字,書體是從象形,指事,形聲,會意上產(chǎn)生的。它的美與奇是經(jīng)歷了圖畫、文字以及各種書體漫長歲月的磨礪而成熟的。它能吸引人去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并能夠指導書法藝術家打開新的視野,就是有了這種特殊的藝術結構和各種不同體的演變,通過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才顯示了它無盡的價值。此書從秦國“八體文”開篇,展示出的字與書體,均采用象形的、多變的形態(tài),展現(xiàn)著人們的生活起居,行為舉止,包括大自然現(xiàn)象、花草樹木、蟲與鳥獸,傳達出了漢字的生命信息,造就出了中國書法的寶貴元素,顯示出了智慧魅力與藝術的超強魔力。
?(郭謙大篆書法作品)
我國書法書體的玄妙與精粹,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神奇現(xiàn)象。它用我們民族的形體,顯示出了先人的獨特創(chuàng)造和審美見解,看似是各種形體的符號,實際是中華民族心性的反映。每種藝術形式的出現(xiàn),都是對人性的超越.書體的多變,產(chǎn)生出的神秘力量,更是妙不可言。今天我們站在它的肩上,登高望遠,會進入一種博大精深的神靈空間。多變的書體,有的像人,有的像鳥,有的像蟲,表面看起來是不動的,其實它內在具有神氣。有一種物體的飛升與動感,閃耀著不同的飛翔要素,不停的呼吸著,躍動著,對歷史進行著一種引領風騷的交流與呼喚。先人雖然把它刻在石塊上、符節(jié)上,卻象是一盞盞指引靈魂前行的小燈。所以,作為現(xiàn)代的一個書法家,要想寫出好的書法,必須要打開自己的眼睛,用獨特的眼力進入書體的深處,識別藝術的內在精粹。
當你癡迷地進入一種新書體時,眼前會突然出現(xiàn)變幻莫測的景象。而高智商的發(fā)現(xiàn),會賦予你手中筆墨出奇的技能和神力,還能讓你感受到各種書體的音樂韻律與變奏,線條與線條之間會進入一種遼闊的時空感。所以說,我們今天來認知這些多變的書體,就是認知這些藝術的空間性、藝術的科學性和時代性,它會告訴我們藝生道,道生美,從而會達到一種尋幽探勝的效果。古人說:字為心畫,就是說,心即是藝術的靈感、氣質、情操的發(fā)源地。書法就是這樣由外形轉為內心創(chuàng)造,再由內心創(chuàng)造出藝術的新、奇、異的道路。
?(郭謙鳥書作品)
這本書的奇特之處,還在于它能喚醒我們對藝術的視覺與敏感性。人生在天地之間,你抬頭看天,天象時刻在變,你再看地,層層色調起起伏伏;眼前的道路,斷而復連,窮盡了的地貌的曲線,有深塹、有奇觀,突兀著意想不到的奇山異水。有了天地之間這種陰陽莫測的變化,就產(chǎn)生了一個個精彩的鏡頭。此時,你再來看眼前的各種書體,寧靜的線條就會出現(xiàn)天地之靈氣,還會顫動起美妙的琴弦,撥動著你的心靈,展示出藝術的風度、威勢、高貴與美麗。這就是我們研究這些古體書體、現(xiàn)代書體的神秘力量。從現(xiàn)實的書法創(chuàng)新實踐看,有不少書法大家都具有這種風度,但也有不少書法家,視野受一些局限,字在天天寫,卻很難達到一種高度。從歷史的經(jīng)驗角度看,任何書法家,只有打開自己的敏感區(qū)域,找到對某種藝術風格的焦點,才能提煉出比一般創(chuàng)作更加深刻的要素,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磥?/span>,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要確定好自己的藝術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有比較才有鑒別,一個成熟的書法藝術家只有閱覽過各種各樣的書體,精讀細研,爛熟于心,書思才能紛踏而來,才能使手中的字體,向著自己藝術追求的深度和廣度發(fā)展。
《中國百體書法概述》這本書,展示出了我們平常很難見到的新奇元素。書在中間部分,重點寫了五大書法體系的演變史,看了這些演變史,就會明白這么多的書體是如何夸張、新異、虛幻的。總之,它們是在不停地將結構脫離常規(guī),不斷地創(chuàng)造它的奇趣。縱觀幾千年的文化史,留給我們的書體,不要認為它們是一成不變的。例如篆體,它起源于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等多種文體,因此才形成了在我國五千多年歷史上,使用最長的,最為歷史認可的書體,實際它具有漢字母體的因素。有了這個篆體,才產(chǎn)生了大篆和小篆,逐步形成中國漢字書體上的各種書體。小篆與大篆相比,線條比較圓勻,字體是長方型的,于是才奠定了漢字的方塊基礎。從大篆變?yōu)樾∽侵袊淖质飞系膭潟r代性的變革,有了它的變革才有隸體字的出現(xiàn)。隸書從篆體上刪繁就簡,去粗存精,是字形結構的一大飛躍。隸書較之篆書更有助于辨識和書寫,比小篆字形有了更顯著的變化。它很快在小篆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出了楷書,楷書始于漢末盛行于魏晉,這種字體更趨于簡便、易認、易寫,并且很快成了官方確認的字體。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漢代,在楷書的演變中它又孕育出了行書和草書,從此在中國的書法史上出現(xiàn)了光照千古的行草與大草,產(chǎn)生和出現(xiàn)了書圣王羲之、亞圣王獻之、書神顏真卿等一座座高峰。
?(郭謙廋金體書法作品)
我們必須明白中國書法藝術的成熟,有著幾個重要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時期:一是殷商至漢的萌發(fā)時期,二是晉與南北朝至隨唐的明朗時期。在這些時期我國書法分別進入一個又一個新的境界,同時涌現(xiàn)出王氏、衛(wèi)氏、謝氏、庾氏書法大家族,出現(xiàn)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歷史上顯赫的大名家,正是這些名家及家族,開創(chuàng)了書法文化的意趣之道。
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藝術家如何進入一種神秘的藝術創(chuàng)新之路。那就是要真正地認知眼前的漢字,擁有一雙能認識世界的眼睛。一旦你懂得了文字是如何變化的,書體是如何演變的,那你就步入了藝術之門。譬如,漢字中有一個“找”字,“找”字就是對任何事物的探秘,如果在“找”字上方多加一個點,這個“找”字就變成了“我”。如果我們研究這本百體書法概論時,也同樣加上一個“我”字,既注入一種自我的意識,也就是在你書寫自己的字體時,有了個性的特色,也許你會在一瞬間超越自我,而成為一個書法新高峰。歷史的新書體不斷產(chǎn)生,走向繁榮,造就了中國書法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我國書法文化廣采博取,承上啟下,多體并存,顯示出其厚重悠遠、博大精深。
?(郭謙蝴蝶體書法作品)
這本《中國百體書法概述》的出版發(fā)行,是當下書法界的一件盛事,也為當代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本難得的創(chuàng)作導書。我們可以在自己前行的基礎上,以此書為鑒賞,多融、協(xié)調、破殼,多煉提純,廣學博取,從而可以進一步打造出自身書法藝術的新與奇,開拓出一個嶄新階段,這才是走出固境轉入澄明之境之舉。
我對此書的閱讀、探求,心中具有的,不僅僅是一種使命感,更重要的還出現(xiàn)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快樂感,。在此,除了敬佩作者淵博的學識之外,還要向作者付出的勞動表示感謝。一位書體大家說過:“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边@種心態(tài)是對內心的一種開掘,一種使命的擔當。我相信只要書法同行們不停地提升自身的審美意向,遵循藝術的規(guī)律,果敢前行,氣質與快樂就會激勵我們創(chuàng)新不斷,成果不斷。我希望郭謙老友,同書界一起,再接再厲,高舉百體書法藝術大旗,“會當凌絕峰,一覽眾山小”.走向最高端的藝術巔峰!
2019年10月2—16日草于濰坊
-
上一篇:【于春生】母親的壽衣
-
下一篇:伯樂教育閱讀人生精華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8-27
-
·詩意人生的感悟與吟唱2024-08-30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8-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詞十首2024-08-22
-
·【實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詩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陽:殷都區(qū)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開展“中醫(yī)科普大講堂”活動2024-08-21
-
·【視界晨報】熱烈祝賀孫喜民被山東省散文學會吸收為會員2024-08-20
-
·【視界晨報】李士文|詩詞三首2024-08-20
-
·【視界晨報】安陽仁康精神衛(wèi)生專科醫(yī)院慶祝第七個中國醫(yī)師節(jié)活動2024-08-19
-
1340108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