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
更新時間:2024-09-25 關注:378
美美與共 融合創(chuàng)新——“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
8月22日,為期一周的“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非遺植物畫作品展在福州鼓樓支行閩商會客廳圓滿落下帷幕。這場非遺文化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更融合了現(xiàn)代創(chuàng)新,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
此次展覽中,植物畫非遺傳承人楊虹的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她以自然界的植物根、莖、葉、花、果為材料,通過中國傳統(tǒng)24節(jié)氣、花鳥、花龍、葉雕、書燈、藍曬等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既具中西融合風格,又富有生活氣息的作品。這些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上融入了中式風格、油畫、寫意等多種手法,兼具觀賞性與實用性,深受觀眾喜愛。
楊虹表示,植物畫非遺藝術起源于唐代,發(fā)展至今,已成為中國藝術的重要分支。通過將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設計相結合,這門藝術不僅保留了傳統(tǒng)的文化精髓,更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新的審美體驗。創(chuàng)作植物畫的過程既是一種藝術表達,也是一種心靈療愈的方式,讓人們在接觸自然的同時,體會到對生活的熱愛。
此次展覽首次將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以聯(lián)展的形式展出,獲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評。福建省政府原副省長潘心城、原寧德政協(xié)主席林鴻堅等一行15人應邀參觀展覽,他們對展品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并與楊虹深入交流,詳細了解植物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潘心城還現(xiàn)場贈書,并就如何將植物畫非遺藝術與福文化結合提出了寶貴建議。
孔子第七十五世孫孔海欽作為中國文化交流的倡導者,高度評價了植物畫非遺作品的獨特表現(xiàn)力。他指出,中國文化中的五福和家道精神是深厚的文化根基,未來可從《詩經》入手,用植物畫還原其美好內涵,進一步挖掘和呈現(xiàn)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國肢協(xié)副主席、福建省肢協(xié)名譽會長徐世元也親臨現(xiàn)場,對楊虹在“美麗工坊”植物畫課程中對助殘事業(yè)的貢獻給予高度肯定,并建議將其逐步推廣為特色項目,通過美學講座、傳承課程和就業(yè)輔導等方式,惠及更多群體。
展覽期間,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精美的藝術作品,還可以參與DIY植物畫的制作。展覽現(xiàn)場還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心若菩提”讀書會,由中華慈善總會愛心藝術家、“送福大使”林錦如老師主講,向觀眾講解福文化,并現(xiàn)場書寫贈福。讀書會氣氛熱烈,透過美學解析、交流討論等方式,讓觀眾更深切地感受到非遺藝術的魅力。參觀者紛紛表示,這次展覽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視覺體驗,更是一場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美學盛宴。
此次“尋福記”非遺聯(lián)展,共展出植物畫系列作品30幅,以及多系列植物畫文創(chuàng)作品,另有名家漂漆書畫精品28幅和6大系列大漆文創(chuàng)品展出。展品通過巧妙融合漂漆技藝與書法藝術,進一步豐富了“福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促進了福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尤其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陳吉與臺灣青年大漆藝術家林芊劭合作完成的“五福臨門”和“五福齊享”漂漆書法作品,更是傳遞了五福齊享、五福臨門的美好寓意,展示了兩岸藝術家攜手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豐碩成果。
本次展覽在工商銀行福州鼓樓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福州市晉安區(qū)飛飛魚志愿服務中心志愿者的積極協(xié)助下,取得了圓滿成功。這不僅展現(xiàn)了福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性,也為“福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提供了新的契機。
-
·王銀柱|神游張家界2024-09-25
-
·于春生 | 七絕·雨中觀天下第一橋2024-09-25
-
·袁鐵甲|情懷·大峽谷(散文)2024-09-25
-
·【視界晨報】劉天德|《愛的誓言》2024-09-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9-25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9-25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9-25
-
·石英|“東坡石”的新光彩——讀《耕雨堂脞談》2024-11-12
-
·李忠義|詩詞賞析2024-10-13
-
·魏來安|她從烏蘭哈達走來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