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義|詩詞賞析
-
·碳氫核肥山東軍神碳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陸香港股權(quán)交易中心成功掛牌
-
·聚焦315“品牌強國”商務交流會暨心時代鄉(xiāng)村俱樂部(惠州智慧庫)啟動會3月15日在聚鑫賢莊園舉行
-
·巾幗智力 攜手同行——京津女企業(yè)家攜手舉辦助力新質(zhì)生產(chǎn)力交流座談會
-
·碳氫核肥研發(fā)人高光林榮獲2023第九屆全球華人影響力行業(yè)領軍人物
-
·龍興礦業(yè)集團狠抓質(zhì)量保安全?青山依舊映藍天
-
·江蘇省龍渡杯摜蛋邀請賽在常州舉行
-
·視保姆品牌攜手中國平安,為產(chǎn)品提供全方位的保駕護航
-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工商聯(lián)領導一行蒞臨商會調(diào)研指導
高喬明|殷殷“金石緣”——我所結(jié)識的石英先生
更新時間:2024-09-25 關注:151
在那層巒疊嶂、云霧繚繞的張家界,南國文學社的一場盛會如同一縷清風,拂過夏日的暑熱;而我,有幸在這片神奇之地,與一位文學界的泰斗——石英老師,結(jié)下了一段厚緣。
從四十七八年前開始學寫散文時起,就有一個名字如雷貫耳,令我仰慕——石英!因為這位被許多媒體稱之為“文學常青樹”的“多棲作家”,給我提供了許多充滿正能量的精神食糧和文學滋養(yǎng),特別是他親手創(chuàng)辦并主編的《散文》雜志,一直是我的心頭最愛。我曾不知有多少次忽發(fā)奇想:要是什么時候能夠親耳聆聽他的教誨,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也許,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不,機會果然來了。
因我的一篇游記散文《新疆果子溝》有幸榮獲南國文學、中大視界杯征文大賽金獎,我受邀參加今年6月16至19日在張家界舉行的頒獎典禮暨酈道元文學院第二屆高峰論壇。
16日下午,我乘動車趕到位于張家界子午路的天崇君泰國際酒店。下午五時許,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位文友陸續(xù)下到一樓大廳,準備集中乘車前往大庸古城餐敘。
這時,電梯門徐徐打開,只見我們南國文學社盧小夫社長挽著一位拄著拐杖的長者,微笑著健步來到大廳。這位長者身材頎長,頭戴禮帽,上著米黃色的長袖襯衣,外罩軍綠色的馬甲,腳蹬一雙烏黑的軍用單皮鞋,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寧靜與睿智。
“那位是……?”我趕緊悄悄地向身旁的王銀柱老師打聽,他輕聲告訴我:“是石老——石英老師!”
頓時,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使我不顧唐突和冒昧,便快步走到石老跟前,向他問好。石老剛剛落座,見我來到他跟前,執(zhí)意站起身,并主動伸出手與我握手;然后,示意我坐在他身邊,微笑著與我似老朋友般地拉起了家常。當?shù)弥襾碜院毙⒏袝r,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亮:
“哎呀,孝感可是個好地方,我很早就熟悉的,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五師師部就在孝感大悟縣的白果樹灣;解放戰(zhàn)爭前夕,周總理還親自到這個縣的宣化店與美蔣談判,‘中原突圍’的第一槍就是在那兒打響的。不過呀,那時可不叫大悟縣,而是叫禮山縣!”
此時,他如數(shù)家珍,為我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頁。我如沐春風,不禁為眼前這位92歲高齡的長者有如此淵博的學識、敏捷的思維和強大的記憶力而折服;同時,也為家鄉(xiāng)孝感有諸多風云往事能夠鮮活在他的記憶深處而感到欣喜和自豪。
但隨之而來的是,我的心頭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石老為何對孝感如此熟悉和充滿感情呢?
通過接下來的親切攀談,我才得知,原來,石老自幼對歷史和地理“情有獨鐘”。早在1947年秋,當時正讀小學六年級的他,就成為秘密試建時期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在家鄉(xiāng)——山東黃縣(今龍口市)參加了赴魯中前線支前大隊少兒宣傳隊。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異,不久被選中至部隊機要部門工作。他曾創(chuàng)造出半個月熟記3000組密碼的奇跡,連續(xù)幾年刷新我軍譯電數(shù)質(zhì)量歷史紀錄。特殊的崗位接觸到的軍事信息,自然使孝感這個地名,與發(fā)生在這塊英雄土地上的重大革命事件一起,深深鐫刻在了他的腦際。而且,他參加工作遇到的第一位處長,就是毗鄰孝感的紅安縣(原黃安縣)人。這位放牛娃出身的“老紅軍”處長,曾像親哥一樣對他關懷備至。有了這層特殊關系,自然又大大地拉近了石老與我的感情距離。
餐敘在大庸古城古色古香的湘宴譚廚飯莊進行。小夫社長熱情洋溢地致辭揭開了活動的序幕。酒過三巡之后,大家來了興致,開始表演節(jié)目。
“石老師,來一個!石老師,來一個!”
在一片歡呼聲中,石老微笑著站起身來,穩(wěn)穩(wěn)地接過話筒,向大家招手致意,連聲問好,然后,以一曲京劇名段《鎖麟囊》給大家助興。大家聽得如醉如癡,一曲下來,都覺得還不“解渴”,于是,不約而同地一邊鼓掌,一邊齊聲高喊“再來一個!”。考慮到石老畢竟是位“90后”,他的得意門生——中大視界的林臏董事長趕緊起身“擋駕”,說改日再請石老給大家一飽耳福。孰知石老并不服老。他怕拂了大家的好興致,竟一口氣加唱了《霸王別姬》和《蘇三起解》。他腰板筆挺,字正腔圓,舉手投足,剛?cè)釈寡?,足見其京劇藝術(shù)功力之深厚。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石老身上蘊藏著一種超脫世俗的高雅與從容,窺見了一顆有趣的靈魂和一股充盈渾身的旺盛的生命力;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具有有趣的靈魂的人,其生理年齡大抵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譬如——眼前這位頑童般活潑可愛的石老。
第二天上午九點,在大家的熱切期待中,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在所下榻酒店的大會議室開幕。石老與著名青年詩人大衛(wèi)老師給獲獎者一一頒獎并合影留念,然后,由二位先后授課。
大家都明白,石老才華橫溢,著作等身,這種場合的授課對他來講,實在是張口即來的“小菜一碟”,完全無需做任何書面的準備。然而,石老開場卻風趣道:
“各位文友天南地北來到這里很不容易,我不能信馬由韁,浪費大家的寶貴時間,因此,今天凌晨五點就起床,理了個提綱,想盡量給大家上點合胃口的‘干貨’”。
他一邊含笑說著,一邊從馬甲口袋里掏出四頁寫滿授課要點的稿紙,用掌心抻平了放置在桌面上。我坐在第一排,看得十分真切,頓時心生感嘆:對于這位92歲的老人,這才是真的“很不容易”??!他體諒他人、平等相待的謙和作風和嚴謹認真、誨人不倦的大家風范,無疑是對我們年輕一代最好的鞭策與激勵,更加激起了我內(nèi)心對他老人家的高山仰止之感。
在石老的講授過程中,還有兩個細節(jié)深深地感動了我。一是當他講到“為本次認識了許多新文友而感到由衷高興”時,竟以與他才有一面之交的我作為例子,親切地脫口呼出我的名字。那一刻,我仿佛被一股暖流包圍。這不僅僅是一聲名字的呼喚,更是石老對我這個晚輩的關切與厚愛。二是在傳授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過程中,他沒有簡單地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與文學創(chuàng)作緊密結(jié)合,為我們分享了一個被塵封在歷史深處的動人故事。
——那是1946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12歲多的他,被推舉代表全縣小學生在“四八”事件殉難烈士悼念大會上發(fā)言。散會時,一位身材高大的首長微笑著快步走到他跟前,雙手輕拍著他稚嫩的肩膀,滿含愛意地贊許和勉勵他:“少年立志,長大必有大作為!”末了,他一打聽才知道,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北海軍分區(qū)孫端夫司令員。就是素昧平生的孫司令員的這一句話,指引和激勵了他一生。“孫司令是我的大恩人啊……”說著說著,石老竟雙唇囁嚅,幾度哽咽,眼里閃出了淚光,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年代。頓時,全場一片肅靜,大家無不為之動容。
古人曰“一飯”尚銘恩,而石老卻做到了“一言”尚銘恩。彼刻,我忽然發(fā)現(xiàn),石老不僅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而且是一個十分感恩的人。孫將軍倘若九泉有知——竟有一位當年的小學生,七八十年來一直銘記著他的一句教誨,并對他感激涕零,該會多么欣慰啊。我還恍然大悟,難怪他的《文明地獄》《吉鴻昌》《火漫銀灘》《同在藍天下》《真?zhèn)稳松返?0余部、1500多萬字的皇皇巨著,每一部、每一篇都深得那么多讀者的喜愛,原來是,它的字里行間傾注了一顆赤子般感恩的心啊。由此,我更覺得,那一堂課,與其說是石老教我們怎么作文,倒不如說是教我們怎么做人。因為文如其人,只有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寫出讓真善美走進人的心靈深處的好作品來呀!
美好的時光一如電光石火,總是稍縱即逝。18日早晨,當我準備上石老房間請安時,正好碰到他的關門弟子楊虹老師。她告訴我,剛送石老到長沙南站乘動車回北京了。“為何這么急就……?”她莞爾一笑,解釋道:“石老可是個大忙人哎,他要實現(xiàn)‘百歲著百部’的宏愿,時間對他老人家來說實在是太寶貴了,還有十幾部著作等著他寫哩!”見我呆在原地,悵然若失,她接著又安慰我道:“看得出,你與石老緣分很深,今后見面的機會一定會很多的哈!”
哦!石老——一位謙和、樸誠、勤奮、饒趣、感恩的人間“不老仙”,一棵傲然挺立、生機盎然的“文學常青樹”!今生,我們這一葉葉纖細的文學小草,能夠在您蒼翠濃蔭的庇護與滋養(yǎng)下,簇擁在“南國文學”這座姹紫嫣紅的大花園里,做著甜蜜的文學夢,實在是——幸甚至哉!
【作者簡介】高喬明,男,漢族,筆名“喬銘”,湖北省云夢縣人,孝感市市直機關正處級退休干部。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2024483號),武漢散文學會會員,孝感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南國文學社分會副主席,南國文學社學術(shù)顧問。著有散文詩歌集《飛鴻雪泥》。
-
上一篇:【視界晨報】劉天德 | 不管……
-
下一篇:【視界晨報】許江|山的那邊
-
·王銀柱|神游張家界2024-09-25
-
·于春生 | 七絕·雨中觀天下第一橋2024-09-25
-
·袁鐵甲|情懷·大峽谷(散文)2024-09-25
-
·【視界晨報】劉天德|《愛的誓言》2024-09-25
-
·陳寶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獲歲月的深情(美文)2024-09-25
-
·【視界晨報】“尋福記”名家漂漆書法與植物畫非遺作品展在福州成功舉辦2024-09-25
-
·陳才生 | “老樹新花,故紙新畫”——談王興舟的讀書觀2024-09-25
-
·石英|“東坡石”的新光彩——讀《耕雨堂脞談》2024-11-12
-
·李忠義|詩詞賞析2024-10-13
-
·魏來安|她從烏蘭哈達走來2024-09-25